端午之后的大明京城,日复一日。
前线无恙,天津水师正向义锦转运粮食。
夏秋可以安然度过,冬季别的物资就会到。
就算没有督师,大明已经稳定辽西。
三万人比以前三十万都稳,中枢很放心,已经转移视线,忐忑看向南边。
因为此刻漕运开始转运夏税。
五月十五,崇文门外,平阳会馆。
十间正房的临街铺子,里面什么货都有,全是样品。
这是大商号,货栈都在城外,会馆如同接洽点。
二进院是上下两层,三十个掌柜,接客招待。
三进院是家眷。
后门外是个胡同,左右可以进,
四个门对面,也算前院,住着账房,还是银库,有百个护院。
后面是主事人,十六个独立的小院。
张平坐在自己屋内喝茶,哭笑不得看着旁边两个年轻人。
卫时觉不停翻一翻,然后问两句。
王覃则是纯粹的翻,不发表看法。
他们在看会馆与各处生意的总账。
这玩意无需保密,但近百年账本,多得多。
看就看吧,卫时觉非要看完,说他要估计一下什么总值。
每本账看一眼总结,在一张大纸拿炭笔写一串鬼画符,继续划拉。
张平不懂什么叫总值,鬼画符倒是知道,天竺数、也叫大秦数,教会的人常用,这玩意若能做生意,蛮夷也不是蛮夷了。
王覃看累了,把账本推开,歪歪脖子,拿起凉茶喝一口,第一次开口。
“叔父,以侄儿估计,天下大商全为功名之人、或宗室藩属,他们逃掉的丁税,每年大约280万两左右,也不是太多啊。”
卫时觉头也不抬问道,“商税逃掉多少?”
“不好算,各地不一样,800万还是有的。”
“所以啊,这加起来,大明税赋不就翻番了。”
“没法加啊,功名之人免丁免役,若加起来,科举大序崩塌。”
卫时觉没有回答,旁边张平给两人加水,笑着道,“王举人,收功名税也没用,也不会影响科举。”
王覃眨眨眼,“张东主赐教。”
卫时觉突然插嘴,“朝廷对地方没有控制力,不是上面的问题。”
张平笑着点点头,“将军一语中的,就是如此,商号一路走货,与沿途官府大族都是朋友,行脚商不可能有这种关系,功名并非豪商基础,声望、人脉、时间才可以成为大商。”
卫时觉也歪歪脖子,吐出一口气,“说白了,就是身份对位,大豪商家里都出过二品大员,部堂或封疆大吏,三品侍郎都无法行走全国。”
张平讪讪而笑,这可不能接茬了。
王覃不明觉厉,“还是叔父看的清楚。”
卫时觉在大纸写了几个字,折叠起来塞怀里,淡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