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被他这热情给搞晕了。
差点被扑倒。
拍拍卫时觉的后背,也不知道该说啥,犹豫一下,才想起更重要的问题。
“你不是重伤吗?”
卫时觉直接拉开衣襟,“孙师傅,学生真的差点回不来。”
孙承宗顿时安慰,“好了好了,时觉在辽东打的很好,打的威风,打的聪明,打的解气,杀奴酋不在一时,老夫也没教导你什么。”
“孙师傅说的哪里话,学生在辽东的战事,一切围绕您和袁师傅的战略进行,必须让奴酋疲于奔命。”
“哈哈…”孙承宗大笑,拍拍他的脑袋,“桃林卫兵备使谭金说,你把武学的兵法全忘了,天生的将才,老夫想想你在乾清殿的急智,确实很会找破绽,无论什么事都能让你发现漏洞,回去好好养伤,将来还有机会。”
“谢孙师傅,有您这句话,学生就放心了。”
孙承宗一愣,怎么下承诺了。
旁边的王在晋开口,“时觉确实打的好,敏锐,果断,破阵先破心,天生的将才。”
卫时觉拱拱手,“岵云公过奖,晚辈惭愧。”
王在晋伸手,“受伤不要乱动,快坐。”
卫时觉点点头,但也没坐,指着祖十三道,“孙师傅,辽东靠将士用命,十三一路跟着学生,我们是换命的交情,不分彼此,皇帝赐学生尚方,已交给十三代领,这样可以安民心,稳军心,还请孙师傅见谅,学生把您和袁师傅教导都告诉十三,也算代您教的学生。”
啊?
孙承宗又愣了,宣城伯低头,这混蛋能一路顺杆到底。
卫时觉趁机在后背掐一下,祖十三连忙下跪,“高阳公文韬武略,晚辈深受启发,请高阳公受晚辈一拜。”
祖十三咚咚咚磕头三次,好嘛,不是也是了。
孙承宗连忙站起来,伸手搀扶,“大明女将再出新人,十三巾帼不让须眉,朝廷不会亏待功臣。”
“高阳公谬赞,晚辈期望您教导,扫清山蛮,为大明复归辽东。”
“好好好,有志气,有战心,祖氏教导有方!”
卫时觉不等他们结束,又拉着洪敷教,“孙师傅,辽阳一切,归途组织,全是洪大人一力为之,有洪大人做后盾,才有晚辈之功,才有将士之功,百姓都叫洪大人洪父母。”
洪敷教闪了个趔趄,面皮发红,连忙下跪,“拜见高阳公,您高瞻远瞩,点拨迷雾,晚辈生在辽阳,不如您看的清,惭愧至极。”
称呼和自称不能乱叫,反正祖十三已经叫了,孙承宗也麻了,再次把洪敷教揽起来,
“三万口的吃喝用度,敷教确实堪为实臣、能臣,关外不能没有你,既是祖地,还需用心。”
“是,晚辈牢记高阳公教导!”
两人见礼完,才向王在晋这个‘上官’见礼。
见面会搞成认亲会,王在晋很尴尬,内心很生气,卫时觉明明收到信,怎么还不支持自己经略辽东。
卫时觉当然不支持,哪怕你说自己是皇帝安排,但你的战略完全是扯淡,与皇帝想的也不一样,很难留下,也没回信。【王在晋是帝党,因为辽东经略位置,与孙承宗生仇,但他与溜须拍马的阉党区别很明显】
孙承宗落座后,对宣城伯点点头,感谢他叫幼弟回朝。
“对了,时觉的媳妇呢?高义之妇,当得一声夸赞,无需避讳。”
“孙师傅,这里是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