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1621,不一样的大明 > 第63章 渗透进骨子里的无解毒药(上)

第63章 渗透进骨子里的无解毒药(上)(1 / 2)

王覃从外面回来,卫时觉目光呆滞,在盯着桌子上的刀不知想什么。

到身边看一眼,十三万两的欠条很显眼。

“恭喜叔父发财,咱们可以到山海关了吧?”

卫时觉缓缓抬头,神色还是有些呆滞,说话缥缈,“南北之争就是乡土生存,不用再问,我现在反而明白了。”

王覃一愣,“叔父这就明白了?您又说大话。”

卫时觉闭目深吸一口气,“魏忠贤说我出京,看一眼天下就该明白,我确实是蠢,早该明白啊。你说南臣不愿囤积重兵拖累天下,北方担心京畿安危,其实这都是表象。”

王覃拿椅子坐身边,“叔父说说看。”

卫时觉胳膊发抖,十指在空中绕了绕,“你知道我卡在哪里吗?”

“侄儿洗耳恭听。”

“卡在算术问题。”

“啊?您在说税赋?”

“不,是税赋的算术问题。”

卫时觉很多常识,是王耘勤告诉他的,平时王覃也告诉他一些历史,但他从未实际做过‘管理’,脑子里与天下百姓一样,有个共同的概念:勤劳可以温饱。

这概念对,也不对。

很顽固。

放到太平盛世,或者开国之初,问题不大。

放到现在,大错特错。

立国之初,太祖设立九边,每镇不过四万大军,总数三十万,军户人口不到二百万,后又用开中法,向边镇送粮养军,建立牢固的防线,护佑天下修生养息。

成祖六出草原,北方安宁,人口激增,到英宗皇帝登基,税赋供养九边非常吃力,这就是大争斗的开始。

到现在,大明九边班军八十万,若包括所有在册军户,三百万都不止,东西五千里人口将近四千万,是明初的二十倍。

再看大明税赋,太祖建立的是定额税制度,明初统计土地后,天下定税3526万石,这个额度永远不会增,也永远收不齐。

藩王免税田、士绅官宦免税田、有些地方天灾还会无税。

太祖最高收过1500万石,仁宣期间收过2000万石,已经是大明盛世了,张居正最高也收过2200万石,但只有一年,此后急转直下,归银纳税,把百姓逼着向士绅出卖田产。

南直隶一省税赋占大明总数四成(现在的江苏安徽两省),浙江半个省占二成。

湖广、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四川,加来不足一成,他们的税赋连养活当地官府和驻军都不够,每年都得中枢支援。

江西、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北直隶,养活官府和驻军倒是够了,但一遇天灾,依旧得中枢支援。

此消彼长之下,南直隶看似四成,实则八成,这就是朝廷在江南设立太仓的原因,江南的税赋容易收,容易存,容易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