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冷衙门里的热乎劲(2 / 2)

眼看时间快到九点三十五了,教育局局长钱前进还没到。

赵德柱和孙秀英对视一眼,都没说话,办公室里气氛有点微妙。

又过了五六分钟,走廊里才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头发有些凌乱、额头上带着细汗的中年男人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连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陈县长,各位,来晚了!刚在处理

陈默抬眼看了看他,这位钱局长看起来倒是比另外两位更像个干实际工作的人,身上的灰扑扑的,指甲缝里似乎还有点粉笔灰。“钱局长工作繁忙,理解,请坐吧。”

钱前进擦了把汗,在孙秀英旁边坐下,偷偷瞟了一眼主位上沉稳得不像话的年轻副县长,心里直打鼓。

他确实是临时有事,但也是存了点试探的心思,想看看这位新来的“娃娃县长”会不会摆官威。结果对方轻描淡写一句“理解”就带过去了,这反而让他心里更没底了。

人都到齐了,陈默开门见山:“今天叫各位来,没别的事,就是我初来乍到,对分管的这几块工作还不熟悉,想请各位简单介绍一下基本情况,主要成绩,存在的困难,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不用准备稿子,就随便聊聊,想到哪说到哪,钱局长,你先来吧,教育是百年大计,重中之重。”

钱前进没想到第一个就是他,愣了一下,才磕磕巴巴地开始说:“呃……陈县长,我们安水县目前有完全中学三所,初级中学十二所,小学……小学一百二十五所,教学点若干。在校学生人数……教师编制……呃……”

他明显准备不足,很多数据说得含糊不清,说到困难,倒是倒豆子一样:“最大的困难就是经费不足!校舍年久失修,很多农村学校还是危房!教师工资拖欠是常事,师资力量流失严重,好老师都往市里跑……下一步……下一步主要是保稳定,保运转,争取上级拨款……”

陈默听着,不时在本子上记几笔,没有打断他。

轮到赵德柱,他可就溜多了,显然是早有准备,张口就来:“陈县长,我们卫生系统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显着成绩!县医院门诊大楼前年刚翻新过,乡镇卫生院覆盖率达到百分之百,村卫生室也在逐步完善……

当然,也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医疗设备老旧,高端人才缺乏,药品采购资金有时周转不灵……下一步,我们计划争创‘省级卫生县城’,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他说得天花乱坠,成绩一大堆,困难轻描淡写,思路全是空话套话。

陈默依旧记录着,脸上没什么表情。

孙秀英言简意赅:“文化局主要管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一个半瘫痪的剧团。图书馆一年没买新书了,文化馆活动经费几乎为零,剧团发不出工资,演员都去南方打工了,没什么成绩,困难是没钱,下一步……等着拨款。”

她的话像冷水,泼在赵德柱营造的热闹假象上。

赵德柱脸上有些挂不住,瞪了孙秀英一眼。

体育工作由孙秀英兼着,她直接说:“县里只有一个老旧体育场,跑道是煤渣的,平时没人去,没经费,没活动,没编制。”

听完四个人的介绍,陈默合上笔记本,目光平静地扫过三人:“情况我大致了解了,成绩,有的同志总结了不少。”

他目光在赵德柱脸上停留了一瞬,赵德柱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困难,大家也都提到了,归根结底,一个字,‘钱’。”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但是,没钱,工作就不干了吗?教育等着钱来修危房,孩子们就在漏雨的教室里上课?卫生等着钱来买设备,病人就看不了病?文化等着钱来买书,老百姓就不需要精神生活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莫名的力量,让钱前进低下了头,让赵德柱脸上的笑容僵住,连孙秀英都推了推眼镜,认真地看着他。

“我不是来给大家变钱的,县里的财政状况我清楚。”陈默继续说道,“我是来和大家一起想办法,怎么在现有的条件下,把咱们分管的工作,做得更好一点,哪怕只是一点点,从明天开始,我会下去调研,学校、医院、文化馆、体育场,我都会去看,去听,去了解最真实的情况。

希望各位局长也能抛开顾虑,把最真实的问题和想法告诉我,咱们一起,看看能不能在这‘冷衙门’里,烧出点热乎气来。”

散会后,三位局长心思各异地离开了陈默的办公室。

钱前进心里有些惭愧,又有点莫名的期待,这位年轻县长,好像不太一样?

赵德柱心里嘀咕:“唱高调谁不会?下去调研?我看你能调研出个花来!”

孙秀英则默默想着,看来得把文化馆那个漏雨的仓库再收拾一下了,万一新县长真去看呢?

陈默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院子里光秃秃的树干。

冷衙门?他嘴角微翘。教育、文化、卫生,这可都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领域,这里面积累的矛盾和需求,才是最真实、最炽热的灶台。

只要找准了方向,点燃了引信,爆发的能量,恐怕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调研,只有调研才有发言权。”他轻声自语,心里已经列好了一份详细的走访计划,这安水县的一潭死水,是时候该搅动搅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