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涛那次看似平淡实则信息量巨大的茶馆会面后,陈默的生活似乎并没有立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依然严格执行着他的“魔鬼计划表”,在图书馆、教室、宿舍之间三点一线,偶尔去听听秦教授的研究生讨论班,日子充实得仿佛能挤出墨水来。
然而,有些东西确实不一样了。
张涛似乎真的将陈默视作了一个“值得投资”的潜在对象,虽然不再频繁直接联系,但却有意无意地,向陈默打开了窥视他们那个圈子的一扇窗。
比如,有一次张涛约陈默去一家新开的保龄球馆(九十年代初最时髦的娱乐之一),美其名曰“放松一下”。
结果恰好碰到王栋也在,正大声嚷嚷着包下了最好的几条球道,身边跟着几个跟班,还有两个打扮入时、笑容勉强的年轻女孩。
王栋看到陈默,似乎忘了之前的不快(或者被张涛敲打过了),反而带着一种施舍般的热情招呼他一起玩。
“陈默!来来来,一起玩!这地方我爸朋友开的,随便玩!”王栋搂着一个女孩的肩膀,另一只手挥斥方遒,“一会儿打完球,隔壁海鲜酒楼,我请客!龙虾象拔蚌管够!”
陈默内心oS:“好家伙,这扑面而来的土豪气息…保龄球配海鲜大餐?这消费组合真是简单粗暴又有效,看来王总家的重工业效益不错啊,或者…成本控制做得比较‘灵活’?”
他笑着婉拒:“谢谢王少,不过我手笨,怕把球扔沟里扫了大家的兴,你们玩得开心。”
他选择在一旁休息区坐下,点了一杯最便宜的柠檬水(再次内心oS:这地方的柠檬水居然比咖啡馆还贵!抢钱啊!),默默观察。
他看到王栋如何用钱开路,给每个跟班和女孩都买了最新款的运动鞋(内心oS:这收买人心的手段倒是直接);
看到他不顺心时对服务员呼来喝去,稍不如意就威胁要叫经理(内心oS:阶级观念深入骨髓啊);也看到那两个女孩强颜欢笑下的无奈和讨好。
另一次,是在一个音乐茶座。
刘鑫带着几个人也在,似乎因为座位问题和另一桌人发生了口角。
对方看起来也不是善茬,语气很冲。
刘鑫二话没说,直接掏出那个时代极其罕见的大哥大,拨了个号码,走到旁边低声说了几句。
不到十分钟,几个穿着制服、表情严肃的人就走了进来,直接找到那桌人“了解情况”。
对方顿时蔫了,灰溜溜地道歉换桌。
刘鑫自始至终连屁股都没抬一下,只是冷哼一声,对同伴说:“在四九城,还没人敢跟我呲牙。”
陈默内心oS:“好嘛,这‘将门虎子’的威风…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权力小小的任性,对普通人来说就是难以承受的大山。怪不得吴厂长…”
而周瑞,虽然很少直接出现在这些娱乐场合,但通过张涛偶尔的提及和校园里的观察,陈默更能感受到他那种无处不在的关系经营。
学生会的大小活动、各个社团的负责人、甚至是一些年轻的讲师、行政干部,似乎都和他有着或深或浅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