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之从高考状元到权力巅峰 > 第45章 邂逅伯乐·智囊教授的青睐

第45章 邂逅伯乐·智囊教授的青睐(1 / 2)

陈默在课堂上的“惊人之语”像一块投入未名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比他想象的要深远。

尤其是在那节预言了苏联命运的《政治学概论》课后,他走在校园里,偶尔都能感觉到一些好奇、探究甚至略带审视的目光。

“得,这下真成校园风云人物了?还是‘危言耸听’型的?”陈默啃着食堂新出的、据说为了迎接亚运改良过的肉末烧饼,内心嘀咕,“不过也好,总比默默无闻强,就是希望别被辅导员找去谈心,说我散布恐慌情绪…”

他依旧保持着规律的作息:晨跑(公园大爷教的呼吸法门效果显着,让他体力远超同龄书生),上课(继续忍受着“知识滞后”的甜蜜煎熬),

图书馆泡着(在故纸堆里寻找能佐证自己“先见之明”的历史逻辑),以及和406那三位活宝室友插科打诨。

赵国强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时不时拉着陈默讨论“要是苏联真没了,咱们是不是得多造点核弹?”;

孙伟则对陈默那句“限制公权力”私下表达了担忧:“陈默,那种话以后少说,容易惹麻烦”,但转头又忍不住问:“那你觉得以后外企在华政策会变吗?”;

李振则更加沉默努力,只是偶尔会拿一些法律条文中的疑惑来请教陈默,眼神里多了几分信赖。

这天下午,《政治学概论》下课后,陈默正收拾书包,准备去图书馆还一本关于东欧剧变的书(他需要给自己未来的“预言”增加点“理论依据”),忽然听到讲台上那位年轻老师叫他:“陈默同学,请留一下,秦教授想和你聊聊。”

陈默抬头,看见那位在课堂上被他惊世骇俗的预言震住的年轻老师身边,站着一位之前一直坐在教室后排听课的老者。

这位老者约莫六十岁上下,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穿着件半旧的中山装,但熨烫得十分平整,面容清癯,眼神温润却透着一种洞悉世事的锐利,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正静静地看着他。

“来了!”陈默心里咯噔一下,内心oS:“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看样子不像是来找麻烦的,这气度,不像一般老教授啊。”

他快步走过去,态度恭敬:“秦教授您好,老师您好。”

那位年轻老师笑着介绍:“陈默,这位是秦怀瑾教授,是我们系的资深教授,也是…呃,在一些政策研究机构兼职。”

年轻老师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尊敬。

秦怀瑾教授微笑着伸出手:“陈默同学,你好,课上你的发言,很有意思。”

他的手干燥而有力。

“秦教授过奖了,我只是瞎琢磨,班门弄斧了。”陈默赶紧谦虚,内心oS:“政策研究机构兼职?这buff叠的…难道是传说中的国字号智囊?”

“不必过谦,走,陪我这老头子散散步,聊几句?”秦教授语气温和,却自带一种不容拒绝的气场。

“当然,这是我的荣幸。”陈默从善如流。

秋日的燕园,银杏叶开始泛黄,洒下一地碎金。

一老一少漫步在湖边小径上,吸引了些许目光,不少认识秦教授的学生都好奇地打量着跟在他身边的陈默。

秦教授并没有直接问苏联的事情,反而从陈默的家庭情况、家乡变化、为何选择北大光华等家常聊起,语气闲适,如同一位关心后辈的长者。

陈默一一作答,语气不卑不亢,既不过分炫耀自己“状元”身份,也不刻意隐瞒小县城的背景,还偶尔穿插一两个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小变化,说得生动有趣。

秦教授听得频频点头,忽然话锋一转:“那你觉得,这些变化背后的根本动力是什么?未来又会走向何方?”

陈默知道,正戏来了。

他沉吟片刻,决定有限度地展示一下“肌肉”。

“秦教授,我认为动力来自于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句话的实践探索。至于未来…”

他组织着语言,尽量让未来的观点听起来像是逻辑推演的结果,“改革开放肯定会深化,而且速度可能会超出很多人想象,尤其是在南方谈话之后…”

他提到“南方谈话”四个字时,敏锐地注意到秦教授的眼皮微微抬了一下。

陈默继续谨慎地阐述:“未来十年,国际格局会因苏联的剧变而重组,这对我们是挑战,更是战略机遇期,我们的经济增长点,可能会从现在的乡镇企业、价格双轨制探索,更快地转向更深层次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