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与叶家(1 / 2)

“臣叶霖,参见王爷。”

他依礼躬身。

“坐。”

楚奕辰示意他坐在一边。

叶霖穿着一身浆洗得有些发白的官袍,谨慎地坐了半个椅子。

常年谨小慎微的官场生涯,在他眉宇间刻下了深深的褶皱。

只是,他的面容还能依稀能看出几分与记忆中郁妃相似的轮廓。

他,是楚奕辰如假包换的……亲舅舅。

“在工部一切可还顺遂?”

楚奕辰往杯中倒了一杯茶,推至他面前。

“劳王爷挂心,诸事皆按部就班,臣唯尽心竭力而已。”

叶霖小心接过,毕恭毕敬的模样像是一颗细小的尖刺扎入他指腹的肉里。

不是很尖锐的疼痛,碰到了总是泛着丝丝密密的刺。

厅内陷入短暂的沉寂,隐约带着些不自在。

楚奕辰再次开口,声音里带着罕见的紧绷。

“在这里,倒也不必如此拘谨……舅舅。”

这一声舅舅,让叶霖浑身几不可查地一震。

他猛地抬头看向楚奕辰。

眼中飞快地掠过一系列的情绪。

有,震惊,惶恐。

还有更深处的,一丝复杂情绪。

叶霖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

最终却只是将头埋得更低,声音带着压抑的艰涩。

“王爷……天家尊卑有别,臣……不敢逾越。

楚奕辰看着他微微颤抖的指尖,眸色沉了沉。

他很少听郁妃提起母家的事。

但偶尔一两次受到家信时,郁妃是开心的。

“……罢了。”

楚奕辰咬了咬唇肉,艰涩地吐出这么一句话。

他不再试图拉扯这根血缘的线,转而问起工部的事务。

关于河道清淤的进度,关于即将开始的皇陵外围维护的预算。

叶霖明显松了口气,回答起来也更加流畅自然。

他仔细禀报着,条理清晰,数据详实,没有任何夸大或隐瞒。

楚奕辰静静听着,偶尔追问一两句细节。

他发现,这位舅舅或许缺乏魄力,但做事极为稳妥细致。

是那种能将事情一丝不苟执行好的官员。

对于目前需要稳定而非冒进的朝局来说,这种品质并非无用。

“母亲她……是个怎样的人?”

待到公事谈完,楚奕辰沉默片刻,忽然道。

叶霖闻言,握着膝盖的手猛地收紧,指节泛白。

这本是不该去提起,不该去掀开的,属于双方的伤口。

但楚奕辰实在是太想知道了。

他想知道,为什么郁妃在别人嘴里的样子和他见到的不一样。

他想知道,他的母亲对他隐瞒了什么。

良久,叶霖才用极低的声音,带着难以言喻的悲痛和怀念,哽咽道。

“……阿姐她…在未进宫之前,就是一个很厉害的女子。”

叶霖的声音很低。

他微微抬眼,目光像是穿透了时光,看到了遥远的过去。

“她不愿只学寻常的女工刺绣。”

叶霖的语调随着回忆渐渐放松。

“她自幼聪慧,父亲……也就是您的外祖父,也就破例让她与我们兄弟一同在族学旁听。”

“她读史论策,见解时常让夫子都惊叹。”

“尤其……尤其精于数算统筹,家中田庄铺面的账目,她看一眼便能指出疏漏,管事们没有不服的。”

楚奕辰静静听着,指节无意识地收紧。

记忆里的郁妃虽从未展露过什么才能,他却能隐隐约约透过这遥远的过去,窥见熟悉的影子。

郁妃未病得太严重之前,她永远都是乐观的。

刚进冷宫那会儿,她宽慰过秋菊。

身处困境并不可怕,心里要是也畏惧于高墙,那就再也出不去了。

“她性子也倔强。”

叶霖继续说着,嘴角牵起一丝苦涩的弧度。

“阿姐认定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当年……当年她被选中时,家中其实并不想……”

他停顿一刻,迅速掠过了那些可能涉及先帝和宫廷秘辛的部分。

“但她自己拿了主意。”

“离家那日,她对我们说,叶家不能永远这样沉寂下去。”

“她要去看看,那最高的地方,究竟是怎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