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豫菜春秋 > 第179章 菌菇豫菜:推“松茸扒广肚”,定高端定位

第179章 菌菇豫菜:推“松茸扒广肚”,定高端定位(1 / 2)

十一月的郑州,寒意渐浓,明远楼总部后厨的研发室里,却弥漫着浓郁的菌香与高汤香。

王建业手持长勺,正小心翼翼地将熬制好的高汤淋在盘中的广肚上。

盘中,泡发后的广肚舒展如裙,铺着几片切得厚薄均匀的新鲜松茸,高汤缓缓浸润食材,松茸的鲜香与广肚的醇厚在热气中交融。

“这道‘松茸扒广肚’,要的就是松茸的鲜和广肚的糯,高汤提味,不抢不压,才是豫菜高端菜的精髓。”王建业放下长勺,对围在旁边的厨师们说。

这道高端豫菜的研发,源于十月豫西伏牛山的野生菌调研。

当时,王建业尝到新鲜松茸的第一口,就认定这是打造高端豫菜的绝佳食材:“松茸的鲜是‘清鲜’,不腻不冲,和豫菜‘鲜而不腻’的理念完全契合;广肚是豫菜传统高端食材,软糯弹牙,两者搭配,既有新意又有传承,能撑起高端定位。”

团队一拍即合,决定以松茸、羊肚菌等伏牛山野生菌为核心,打造“野生菌菇宴”,填补明远楼高端豫菜的品类空白,核心目标是以“野生菌+传统高端食材”为组合,用豫菜精湛技法凸显食材本味,瞄准商务宴请市场,提升品牌高端形象与盈利空间。

研发的第一道核心菜就是“松茸扒广肚”,光是食材甄选就经过了十几次筛选。

松茸必须选伏牛山现采的新鲜品,菌盖直径5-7厘米,菌柄粗壮,无虫蛀,这样的松茸鲜味最浓;广肚则选进口的一级鱼肚,泡发后厚度达1厘米,颜色米白,无腥味,口感才够软糯。“广肚泡发是关键,要用清水泡24小时,期间换三次水,再用高汤慢炖两小时,让它吸足鲜味,又不软烂失形。”

王建业一边演示泡发广肚,一边讲解,“要是泡发时间不够,广肚硬;时间太长,又会散,必须掐准24小时。”

高汤的熬制更是耗时耗力,采用“三重吊汤法”:第一重用老母鸡、筒骨慢炖4小时,出基础高汤;第二重加入火腿、干贝,再炖2小时,提鲜;第三重放入松茸菌柄、姜片,焖1小时,让菌香融入高汤。

“这高汤不能加任何调料,靠食材本身出味,这样淋在广肚和松茸上,才能突出两者的鲜。”王建业舀起一勺高汤,清澈透亮,闻不到一丝腥味,只有浓郁的鲜香。

菜品的烹饪技法沿用豫菜经典的“扒菜”工艺,但做了细微改良。

先将泡发好的广肚改刀成10厘米见方的块,放入高汤中煨15分钟,让广肚吸足高汤鲜味;松茸切片,用少许热油快速煎香,锁住水分;然后将广肚整齐地码在盘中,铺上松茸片,淋上浓稠的高汤芡汁,小火慢扒3分钟,让芡汁均匀地裹在食材上。

“‘扒’的时候火要小,不然芡汁会糊,影响口感和卖相。”王建业说,“最后再撒少许火腿碎提香,这道菜就成了。”

研发过程中,团队还解决了“松茸鲜味流失”的难题。

一开始,松茸切片后直接和广肚一起煨,结果松茸煮烂,鲜味也融入高汤,失去了本身的口感;后来改为“先煎香松茸,最后铺在广肚上,淋汁后焖3分钟”,既保留了松茸的脆嫩口感,又让它吸足了高汤和广肚的鲜味。

“现在一口下去,广肚糯,松茸脆,高汤鲜,层次分明,这才对味。”王建业让徒弟们试吃,徒弟小张说:“师傅,这道菜太绝了!鲜而不腻,贵气又不张扬,商务宴请拿得出手。”

除了“松茸扒广肚”,团队还研发了两道配套菜品:“松茸炖鸡汤”和“羊肚菌炒时蔬”,组成“野生菌菇宴”。

“松茸炖鸡汤”选用散养的老母鸡,整鸡焯水后,和新鲜松茸、红枣、枸杞一起慢炖3小时,鸡汤金黄,松茸鲜脆,鸡肉软烂;“羊肚菌炒时蔬”则用伏牛山的羊肚菌,搭配芦笋、荷兰豆,大火快炒,羊肚菌的鲜香与时蔬的清爽结合,解腻又开胃。

“野生菌菇宴”的定价也经过了精准测算。“松茸扒广肚”定价198元\/份,“松茸炖鸡汤”98元\/份,“羊肚菌炒时蔬”68元\/份,整桌宴席(含其他配菜)定价1288元\/桌,瞄准中高端商务宴请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