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倒计时的警钟。
如果一颗星平均允许失误率是0.3%,那我们的目标只能是0。——自查动员会上,李明远把这句话投在大屏中央。
距离慕尼黑店正式接受米其林评审还有38天,陈静雅把126章交上去的材料戏称只是入场券,真正的考试从现在开始。于是Red Le专项自查计划上线:用30天把出品合格率从95%拉到99%,把顾客体验缝隙逐个焊死。
——组织架构:三道防火墙。
品控组(quality Swat)——由总部品控总监窦国庆挂帅,负责食材端
流程组(Sop Guardian)——由副厨王建业领衔,负责厨房端
体验组(Guest Journey)——由前厅经理刘倩统筹,负责服务端
三组直接向星委会(临时成立的米其林冲刺指挥部)汇报,每日17:30视频会议,无论时差。
——食材端:给黄河鲤鱼做。
到货验收升级为2+2模式
?\t2分钟:温度冲击实验,随机抽1尾鱼放入4c冰水,看应激反应时间≤7秒
?\t2小时:清水静养,测鳃盖开合频率,异常立即退货
怀山药湿度护照 国家饮食博物馆提供1941-2021年中原地下水位数据,窦国庆据此设定储存湿度区间83±2%,每天08:00用校准仪记录,超标即触发抽湿机
——建立0.5小时报废清单。
?\t香菜、荆芥等7叶菜,摘叶后在室温≥22c环境下超过0.5h未冷藏,强制报废
?\t活鱼离水至死亡>5分钟,不得用于鲤鱼焙面,改做员工餐或高汤
一周下来,仅报废成本就增加4300欧,但出品风险曲线被强行拉平
——厨房端:摄像头当第三只眼。
关键岗位装上4K广角+红外夜视,AI算法识别:
?\t是否佩戴手套即接触即食食材
?\t中心温度探针是否插入最厚处 一旦发现违规,0.3秒截图发群里,30秒内值班厨师必须解释
——每道菜增设制度。
?\t出品厨师先签字(电子笔迹)
?\t当班副厨再测温\/测色\/测味,确认后二次签字 系统才会打印带有qR码的随盘卡
建立失败菜品博物馆 冷柜单独一层存放当日缺陷样品:
?\t山药蒸裂口
?\t焙面断条>3根 旁边贴照片+原因+责任人,每周五后统一销毁
张晓萌的三不沾在第3天时因色差值ΔE>2被拿下,她当场把失败品倒进垃圾桶,对镜头说:丢人比丢菜更贵。
服务端:把拆成三语卡片
痛点:顾客反馈服务员说不清牡丹燕菜是什么
解决方案:
?\t用德\/英\/中三语,每菜限定60词
?\t卡片正面:原料+技法+口味
?\t背面:豫菜小故事+河南话教学
培训方式:录音棚级 刘倩请来德国播音系学生,录制标准德式语调,服务员跟读30遍,语音相似度≥90%才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