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夸张的成交额(1 / 2)

太和公司的竞拍代表不知道阿尔法的人在搞什么鬼,接了个电话回来后跟打了鸡血一样,大有跟自己火拼到底的打算,现在价格已经炒到了一千二百万,远远超过了原先公司的估算,每一次举牌都是对自己心理的考验。

“杨总,一千二百万了,还要跟吗?”

太和的代表悄声低头捂着嘴朝着手机里说道。

只是电话那头传来一阵沉默,就在主持人第二次喊话后,电话那头才传来沙保亮的声音。

“杨总,这两首歌你都听到了,是难得的好作品,而且它们可是有谢阳这个标签在。。。。。。”

只是电话里那位杨总依旧没说话。

正在这时,拍卖会现场响起了落槌的声音。

“恭喜阿尔法,以1200万成功竞得了谢阳的这首《菊花台》,恭喜。。。。。。”

主持人的声音让太和和阿尔法的代表齐齐松了口气。

阿尔法的代表见总算没人跟自己抢了,心中的大石落了地,至于主持人说的下一首《青花瓷》则是没了兴趣再参与下去。

毕竟购得一首已经超了预算,况且也足以跟周董交代了。

如果不是想到现在周董的人气,阿尔法的代表甚至都不愿意买下这首《菊花台》。

“保亮,这首歌没拿下虽然有些可惜,不过相比下来,下首《青花瓷》才更适合你,相信我,下首歌公司一定会全力拿下!”

落槌后,太和公司代表的电话里突然传来一个浑厚的中年男人声音,听上去对方正在劝慰有些失落的沙保亮。

而台上,《青花瓷》的曲谱和歌词出现在主持人身后的幕布上。

“下一首作品,《青花瓷》,是谢阳大师在参观完苏杭地区的青花瓷器后有感而发所作,用以物喻情的手法描写了。。。。。。”

“跟谢阳大师的其他作品一样,如果在场诸位认为作品的报价过高,也可以选择跟原创者签署分成协议。。。。。。”

分成协议是上次拍卖会后林凯想出来的,主要是上次跟那些音乐公司谈判的时候那些公司都会以价格虚高为理由要求林凯降低报价,后来林凯征得谢阳同意后采取这样一种利润分成模式。

所谓利润分成模式,就是当中标者认为谢阳作品的价格过高而反悔后,可以在赔偿完保证金的基础上跟谢阳签订利润分成协议,由谢阳免费将歌曲交由该公司制作发行,但是所获得的利润谢阳只占五成,但歌曲的版权仍然由谢阳掌握。

这个模式推出以来只有一家中标的公司采用,只是后来发生的事让对方悔青了肠子。

当时发生争议的是谢阳写的一首《错错错》,中标者是来自上沪市的一家唱片公司,当时这首歌的起拍价仅仅为20万,不过竞争却很激烈,对方的主要竞争者之一就是佳人影视的王建国。

当时的佳人影视靠着谢阳的作品成功跻身成国内数一数二的造星公司,实力也逐渐强大,加上王建国一副土财主的模样,豪气的举牌动作和霸气的表示要买断谢阳的所有歌曲,成功激起了来自上沪市的这位老牌唱片公司老板的脾气。

最后经过斗气般的叫价,这首歌的最终报价也来到了100万。

王建国虽然觉得这歌就算一百万买下公司也不会亏,可看到对方一副势在必得的模样,摸不清对方实力的王建国决定暂时放过这首歌。

于是这家公司顺利以一百万拿下了这首歌的全部版权。

只是等到拍卖会结束后对方就后悔了。

虽然谢阳的名气很高,但100万的价格已经足以在市场上买到更多的优秀作品,所以对方在知道还有这种协议的时候立马就缴纳了10万的罚金,然后跟林凯签订了分成协议。

原本公司只想着不要亏掉那一百万,毕竟歌曲的制作和发行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返回上沪市后,就将这首歌交给了旗下一名刚签约的新人。

在他们看来,谢阳的名气虽然大,但也不敢真保证首首必火吧,于是抱着赚回成本的心态,在经过简单的制作和包装,第二个月这首歌就推出了市场。

然后后面发生的事着实让对方悔青了肠子。

这首歌在推出市场不到一周时间就迅速爬升到热度榜前十,并且一个月后成功登陆了各大音乐平台流行榜,然后是彩铃下载榜,连带着那名新人歌手也一炮而红。。。。。。

光是去年一年,这名歌手每天的行程不是上电视和采访就是去各大城市的商演路上,光是商演就赚到了近千万。

而这首歌的彩铃下载及其他收入也让这家公司进账了一千多万的收入,除掉分给谢阳的五百多万后还有一半的利润。

这件事让这家公司的老板悔恨万分,因为这个时候的歌曲版权还在谢阳手里,也就意味着自己未来的收入还会源源不断的分一半给对方!

更糟的是,如果对方将版权授予给其他公司,那自己的利润就会被进一步压缩!

这个事情让这家公司在圈内成了一个笑话,大家在嘲笑对方老糊涂的同时也在感叹谢阳作品的神奇。

所以自那以后,一旦有公司质疑谢阳作品价格的时候,林凯就会挂出那幅分成协议。

好啊,你不是嫌贵吗,那我一分钱不要,你拿回去用,亏了算我倒霉,赢了你就分我一半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