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保亮正一边盘算着去哪问问作者的底细,这个时候电台的第二首推荐歌开始播放了,电台dJ特意介绍跟《那些年》是同一作者后,沙宝亮也留心听了起来。
第二首歌完毕,虽然没有第一首歌给自己的感觉那么强烈,可是沙保亮依然承认这是一首难得的校园歌曲,跟第一首歌表达的少男少女的青涩恋情不同,这是首描写毕业比淡淡忧伤的歌。
女性化的角色代入极重,跟第一首歌男生的代入感差别很大,这引起了沙保亮的好奇,一般来说创作者都有自己独有的写作风格,男性写的歌跟女性写的歌会能听出明显的性别差,可是这两首风格迥异的歌却是一个作者,而且感觉对方还很年轻,就像刚刚面临毕业的学生一样,这让沙宝亮产生了强烈的跟作者见面的感觉。
一般有点名气或关系的作者都会直接与音乐公司合作,而不是在这种深夜电台玩推广,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省钱。
沙保亮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他联系了圈内的朋友,尝试很多办法,总算找到了目前歌曲的版权方代言人——企鹅公司,一个做软件的公司?
沙保亮知道企鹅,自己还申请过企鹅号,不过平时工作忙,根本没时间上网,所以也不知道企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公司,跟歌曲作者是什么关系。
沙保亮试着按电台告诉的联系方式打了电话过去,当表示自己有意购买歌曲时,对方居然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这着实让他感到意外,他最清楚一首歌对原创歌手的重要性,这么看来对方只是一名职业写歌人!
发现了这一点后沙保亮异常激动,他太清楚一个好的歌曲创作人对歌手的诱惑力了,不客气的说,有的人一生哪怕唱了无数的歌曲可是大众并不认识他,而有的人只需要一首歌就能红几十年。
这些年来他看见身边太多唱歌不如自己的同行就是因为一首歌的出彩而红极一时,这些年自己一边写歌一边也在留意周围好听的歌曲作者,可是这个时代每天都在频繁的有各种原创歌曲出现,但是出彩的能吸引自己的却一首都没有发现。
而还有一点吸引沙保亮的就是,出名的创作人写出的歌一早就会被各大明星和明星公司挖掘预定了,而不出名的创作人写出来的歌哪怕再好也卖不了多少钱,而沙宝亮自己拼命工作这几年也有了点积蓄。
当试着报出5万的报价后对方果然没有拒绝,表示要跟作者商量后答复,并询问沙宝亮公司名字,沙保亮明白这次有戏,同时反应过来一般这种性质的歌曲买卖在公司的背景下才更能让对方安心,抓瞎的沙宝亮只能随口胡诌了一个千喜文化传媒出来,害怕出更多的纰漏,只能坚持表示更多的情况必须见到作者本人才能告知。
好在对方今天回话,作者答应跟自己见面了,沙保亮压抑着内心的激动,一步步演算着见面时自己怎么才不会露出破绽,更为重要的是要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跟对方保持长期的友好关系,沙宝亮相信能写出这两首歌曲的人才华一定不限于此,自己在那些公司和歌手之前先一步发倔并结交,以后就能近水楼台了。
盘算好念头,沙保亮又打开衣柜,拿出了自己参加重要仪式才会穿的西服,又惊喜挑选了一条红色的领带在镜前不停比划着。
“红色……好兆头,希望你能给我带来好运。”
望着镜子里自己丰神俊朗的挺拔身材,沙保亮感觉自己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登台献唱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