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柔坐在宽敞的马车里,小桌上摆满了各式糕点和蜜饯,她一边把玩着手中的玉佩,一边时不时拿起一块桂花糕放进嘴里,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这一幕恰好被骑马走在马车旁的工部尚书李居正看到,他眉头微蹙,心中暗自不满,“如今江南百姓正受水患之苦,百姓流离失所,王爷却纵容女儿如此享乐,果然是权势滔天惯了,不懂体恤民情,看来接下可有苦受了!”
秦柔掀开车帘透气时,正好对上李居正略带审视的目光,她眼珠一转,主动笑着打招呼:“李尚书,外面风大,要不要进马车里歇歇?”
李居正本想拒绝,却见秦柔手中拿着一本水利古籍,好奇心被勾起,便翻身下马,走进了马车。
“李尚书,你看我正在看这本《水经注》呢,可是好多地方都看不懂。”秦柔故作苦恼地指着书中的内容,“比如这里说的疏导之法,到底该怎么应用在治水工程里呀?”
李居正见她小小年纪竟关注水利知识,眼中的不满渐渐消散,耐心地为她讲解起来,“书籍传授的内容大多数都是经典之中的经典,可法子还得将就因地制宜,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反而会得不偿失……”
秦柔听得认真,时不时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比如因地制宜开渠,既能泄洪又能灌溉,让李居正刮目相看。
他忍不住感叹道:“小郡主年纪轻轻,对水利竟有如此见解,实在难得!加以实施若是能够继续学习,定是大周的栋梁之材。”李居正由衷赞叹,“宁王能有你这样聪慧的女儿,真是福气。”
随之他转念一想,“看来还是我想多了,王爷之女从小养尊处优不假,到江南之路长途跋涉,孩子年纪又小,贪玩爱吃自然是常有之事,可教导一番,却觉得此女犹如一块璞玉一样……”
李居正对于秦柔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之前的不屑,现在反而多了几分重视。
秦柔看着李居正沉思的模样,虽然不知道在想什么,她反而心里却在嘀咕。
【这李尚书是个正派又有本事的人,要是能拉拢过来,日后爹爹造反又多了个得力臣子!】
秦柔故意装作崇拜的样子,笑眯眯道:“李尚书懂得真多,不如你收我做徒弟吧,我以后跟着你学水利知识!这样一来能够帮助爹爹江南治水,又能帮助大周稳定天下,岂不美哉?”
李居正被她的古灵精怪的模样逗笑,轻抚着自己下巴的胡须,爽朗哈哈大笑一声,欣然应允道“好啊,能有你这样的徒弟,是我的荣幸。”
与此同时,东宫之中。
秦炎缓缓眯了眯眼睛,转头看向脸上露出些许阴毒之人的上官墨雪,“你说的法子真的能做到吗?秦枭可是武将出身,他身边的一批人可不是吃素的,想必江南之行应该难以在路上从中作梗。”
上官墨雪闻言嗔笑一声,“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这一次买通了京城郊外的山中土匪,就算是不能把他们全部杀死,也能杀死几人,在中间恶心他们一番,岂不美哉?”
他们二人早知道秦枭今日启程,于是上官墨雪便派人快马加鞭的赶到京城郊外,买通那里的土匪,目的就是为了尽最大程度削弱秦枭势力,如果能够起到成效反而是最为不错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