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奇热(1 / 2)

时近七月,已入仲秋,天却是奇热异常,连日地气蒸郁,闷得人喘不过气,更是一滴雨也不曾下过。

骄阳照地,橙黄的琉璃瓦闪着细碎的光芒,晃得人眼晕,满耳蝉声,扰人清静,赵昌带着人拿了粘竿四处网捕,这才渐渐安歇下去。

这般酷热难当的时节,最适宜用些清凉解暑的饮食。御茶房一早就来了一批新鲜瓜果,最适合做甜碗子。

令窈伺候着玄烨午歇后,转到御茶房,吩咐了栖芷熬些清心降火的夏桑菊茶,预备着等主子爷醒来饮用。

随后挽起袖子,将新送来的新鲜莲子、菱角、嫩藕等物一一收拾清洗干净,在屋内当地大桌子上细细地切起来,准备混着晾凉的奶汁做甜碗子。

小双喜搬着玉泉山的泉水从身边溜过,令窈打眼一瞧,见那瓮中清水虽看似澄澈,底部却隐约沉淀着一层细微的泥沙,不由得蹙起了眉头,连忙伸手将他拦下。

“内务府如今也是托大了,这等货色也赶往乾清宫送?小双喜,你送回去,让他们送干净的来,要不然我亲自找他们去。”

小双喜哎呦一声:“我的好姐姐,您可千万别动气。这事儿还真不能全怪内务府办事不力。”

他说到这里皱紧眉头。

“我今天一早就去领玉泉水,在那儿干站着半个时辰,干嘛呀?等他们换水,每一桶里面都混着泥沙。他们说啊,玉泉山的泉眼不知怎的汩汩往外冒水,深处的泥沙都带出来了,撇不干净。我领的这桶算是里面最干净的,内务府的人说水没问题,让我们沉淀沉淀再用。”

一旁正在筛茶叶的李婆子听了,哭笑不得:

“玉泉山的水往外冒,东北角的井里都快干了,你们问问二门子,我们今天打水,辘轳扯了半天,绳子往下放了又放,使了吃奶得劲儿,搞半天半桶水都没有,还有一半是泥沙,浣衣局的人都愁死了。

后来跑到御膳房那边那口井还算正常,就是有味儿,估计是哪个杀千刀不想活了的,偷偷往里头丢了烂菜叶子或是死了的猫狗。御膳房总领塔布鼐为这事儿大发雷霆正彻查呢。”

令窈听着李婆子的絮叨,又看了看那瓮沉淀着泥沙的玉泉水,只得无奈地叹了口气,朝小双喜挥了挥手:

“罢了罢了,既如此,你便和二门子多费些心,仔细将这水澄上几遍,务必滤得干干净净,万万不能让主子爷入口的水里带着沙,更不能闻出半点怪味儿来。”

小双喜应声嗻,招呼着二门子,两人吭哧吭哧地抬起那沉重的水瓮,小心翼翼地挪到角落,开始一遍遍地过滤澄沙。

赵婆子碎碎叨叨:“这也是奇了,难不成跟去岁一样,又要闹大旱了不成?老天爷真是一出一出的折腾,还给不给人活路了。”

李婆子一拍大腿:“你这话倒是点醒我了。甭管是不是旱,咱们还是赶紧多存些水是正经,上回大旱,差点把我偷偷攒下的那点好水都用尽了。”

她说着起身拿了瓦翁去存水。又洗出两个大缸,指挥着小双喜和二门子去御膳房那口井挑些日常用的水,放了些烧过的木炭,去去味儿,好歹能将就着日常盥洗使用。

三人在这闷热难当的午后忙得脚不沾地,汗水浸透了衣衫,紧紧贴在背上,却也顾不得许多。

令窈这边已将切好的莲子、菱角、嫩藕丁细细码放在白瓷碗底,浇上冰凉沁人的甜奶汁,又撒上几粒鲜红的枸杞点缀,拿碎冰湃着,端着茶盘往乾清宫正殿走去。

行至乾清宫丹陛之上,抬头望去四野无云,赤日炎炎,热气蒸人,花房凑趣儿送来的两缸荷花都晒得蔫蔫的。

乾清宫里湘帘垂地,四下静谧无声。

赵昌站在门口,凉帽红缨子底下一头的汗,见令窈过来忙打个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