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过了多久,沁霜才像被什么念头猛地刺了一下,缓缓转过头,目光落在旁边垂手侍立、同样脸色微白的令窈脸上。她的眼神复杂,带着劫后余生的恍惚,又夹杂着一丝锐利的探究。
紧紧盯着令窈,眉头紧紧皱起,像是在努力拼凑一个刚刚发现的、极其意外的碎片。
半晌,她才带着一丝不确定,又似乎恍然大悟的震惊,缓慢开口问道:“你……识字?”
令窈心头骤然一紧!方才情急指出单子标记时的举动,终究没能逃过这位心思细密的上司的眼睛。
她垂下眼睫,声音带着几分谦卑的谨慎:“回姐姐话……奴才……小时候被家里胡乱教过些……认得几个简单的字罢了,不敢说识文断字……”。
沁霜脸上那残留的惊惧瞬间褪去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因新发现而骤起的、略带苍白的释然笑意,眼神也更加笃定:
“得了!你少糊弄我!那‘膳’字何等复杂难写!你刚才一眼便能分辨出它与‘茶’字记的区别,还说得那么分明。那些什么龙井、松萝啊、祁门红的字,相比起来反倒简单多了,你必定都能认得全。”
令窈心中念头急转,一时揣摩不透沁霜问这话的用意,究竟是赞赏还是审度?她只能陪着讪讪地笑了笑,不敢深言:“……侥幸认得罢了,不值什么。”
沁霜并未深究她的谦辞。她的目光若有所思地在令窈脸上停留片刻,随即转向旁边正假装忙碌整理茶叶罐子的李婆子身上,沉吟一瞬,语气已然恢复了平日那带着指令的利落感:
“那正好。” 她对着李婆子方向抬了抬下巴,“李婆子,往后御茶房的茶叶收讫、支领登记造册的事,你就带着令窈一块儿做吧。库房进出、品级规格这些名目……都是些寻常字,总比‘膳’字好认些。”
说完,她又看回令窈,自顾自地吩咐下去:“也不用我费口水跟你絮叨细说了,” 她顿了顿,脸上浮现一丝无奈的自嘲笑意,“等明儿个事儿了了,我把上月的旧册子寻一本与你瞧瞧,你只需依着上头那些名目格式,照样写下来便是!简单得很,你这丫头定能应付得了。”
她这话说得又快又利落,甚至没等令窈作出是感激还是惶恐的表情回应,便已撑着椅背霍然起身,一边揉了揉隐隐作痛的额角,一边头也不回地快步出门去了。她的背影依旧带着明显的疲惫,脚步却比方才有了一丝硬撑起来的支撑力。
沁霜的身影消失在门外人流中。
角落里,刚才因害怕缩在一边大口啃饼的二门子,不小心掉落了半块碎渣在地上,他连忙笨拙地弯腰去拾捡。
就在这时,一直看似专注于擦拭茶盏、实则竖着耳朵听动静的绘芳,终于没能按捺住。她突然“嗤”地发出一声短促而冰冷的讥笑,打破了角落里短暂的沉寂。
她并未抬头,目光依旧停留在手中青玉杯流转的光晕上,仿佛在自说自话:“哟嚯,闹了半天,原来还是位深藏不露的‘识字’姑娘呀?倒是小瞧了你,没成想竟是个有家学渊源的小姐胚子。”
她慢条斯理地放下茶杯,终于抬起那双含媚带勾的眼睛,直直地、轻蔑地剜向脸色微变的令窈:“识文断字可是一门精细活儿,可千万莫要逞强,哄得沁霜姐信了你!到时候眼一花,把‘龙井’错写成了‘膏井’、‘松萝’记成了‘松蔑’那可真真是,丢脸丢到乾清宫正门外去了,你说是不是?” 最后一个问句尾音上扬。
说完这句几乎要咒人出错的话,绘芳像是终于舒了些心中憋闷的恶气,鼻间用力地“哼”了一声,重新低下头,拿起细布更用力、更刻意地擦拭起那套似乎永远擦不净的茶具来。
李婆子瞥了一眼绘芳,又看看神色有些僵硬的令窈,几不可察地微微摇了摇头,没有出声,只是默默地将一小叠刚核过的茶签单子轻轻推到了令窈面前的案角。
这一推,无声无息,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难以明说的担子交接。
连房另一头,御膳房新一轮的传菜吆喝骤然响起,精美的冷盘佳肴被鱼贯捧出,热气腾腾,香气馥郁,朝着保和殿那扇华丽殿门涌去,隐隐约约传来的丝竹乐声似乎也欢快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