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此理!”
何影青猛地一拍桌子,怒气冲冲地说道,“一群无知民众,被八路军的宣传蒙骗了!曾夏勇不过是运气好,得了些来路不明的装备,侥幸打赢了几仗,竟然被吹得神乎其神!照这样下去,民心都要被他们笼络光了!”
陈成脸色凝重,摇了摇头:“何总长此言差矣。侥幸一次两次尚可,但从山西到华北,八路军连续打赢大规模战役,歼灭日军总数已超百万,这绝不是运气能解释的。曾夏勇的战术指挥能力确实出众,再加上那些远超日军、甚至不亚于美军的先进装备,八路军的实力已经彻底碾压了日军,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具备了与我们中央军抗衡的资本。”
许永昌作为军事委员会军令部部长,对兵力和装备的差距有着最直观的认识,他忧心忡忡地说道:
“委座,根据情报,八路军独立纵队拥有的装备,美军都不曾配备。如今他们掌控了华北的资源,兵源、物资都能自给自足,假以时日,其势力必然会进一步扩张,到时候恐怕……”
他没有说下去,但在场的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 一旦八路军完成整合,实力将远超国府,到时候抗战胜利的果实,恐怕就要落入他人之手。
“许部长说得对。” 戴裕农附和道,
“更危险的是,延安已经通过这次胜利,向美苏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据我们的眼线报告,苏联已经开始加强了与延安接触,美国对八路军兴趣愈发浓厚,甚至有美国国内议员提议停止对我们的援助,转而彻底支持延安。如果失去了国际援助,我们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会议室内的气氛愈发压抑,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危机。
他们不怕日军,因为有国际援助和中央军的庞大兵力支撑;
但他们怕八路军,怕的是这支队伍的崛起速度,怕的是他们深得民心,更怕的是曾夏勇手中那支神秘而强大的力量。
将盖石沉默了许久,手指停止了敲击,眼神变得阴鸷起来:“诸位说得都有道理。八路军的崛起,已经成为了国府最大的威胁。抗战尚未完全胜利,他们就已经占据了华北,若不加以遏制,等打跑了小鬼子,他们必然会调转枪口,与我们争夺天下。”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丝狠厉:“攘外必先安内,这个道理,到现在依然适用。小鬼子固然可恨,但八路军的威胁,远比日军更甚!我们不能坐视他们继续壮大下去!”
何影青眼睛一亮,连忙说道:“委座英明!我们应该立即调动重兵,对延安实施雷霆打击,彻底铲除这个心腹大患!”
陈成却皱起了眉头:“不妥。现在全国民众都在庆祝抗战胜利,我们若是贸然对八路军动武,必然会背上‘内战’的骂名,失尽民心。而且八路军现在士气正盛,装备精良,要是真的决定下手,就必须集中绝对优势兵力,确保一击必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陈长官说得有道理。” 胡从南一直沉默不语,此刻终于开口。
他作为第一战区司令,手握重兵且以狠辣果决着称,是将盖石的心腹,
“明着来确实不行,但我们可以暗中集结重兵,实施闪击突袭。要想万无一失,必须投入足够兵力,不仅要拿下延安,还要能防止八路军可能的回援!”
将盖石看向胡从南,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随即沉声道:
“从南,你身为第一战区司令,麾下兵力充足、防线紧邻陕北,此次闪击突袭延安的行动,就由你全权负责!我要你集结三十万大军,从多战区调兵配合,务必做到神不知鬼不觉,一击制胜,绝不给延安任何喘息之机!”
胡从南眼中精光一闪,猛地站起身立正敬礼:“请校长放心!三十万大军足以形成绝对优势,属下必定全力以赴,荡平延安!”
“坐下说,具体计划要周全。”
将盖石抬手示意,语气严肃,“首先是兵力部署。你从第一战区抽调六个精锐整编师作为核心力量,再从第二战区调三个师、第三战区调两个师、第五战区调两个师、第十战区调一个师,共计十四个整编师,再配属三个装甲团、六个炮兵旅、三个工兵旅和两个骑兵旅,组建‘西北突击集群’,总兵力三十万,形成碾压之势。”
他顿了顿,补充道:“各战区调兵要以‘换防’‘支援第一战区清剿日军残余’为名义,分批、分路线向西安周边的秘密军营集结,对外严格保密真实意图。你要亲自制定行军路线,让各部队避开八路军的情报网点,分别从宜川、洛川、黄陵三个方向隐蔽推进,形成对延安的三面包围。”
胡从南低头记录,沉声应道:“属下明白!各战区调兵将分批次进行,每批部队间隔三天出发,行军路线全部选择山区小道和隐蔽公路,夜间疾行、白日隐蔽,沿途由军统特工清理延安方面的眼线,确保不被察觉。”
“跨战区协调由军令部负责。” 将盖石看向许永昌,
“永昌啊,你要立即下发秘密指令,要求各战区无条件配合调兵,不得延误、不得泄露,违抗命令者,军法处置!”
“是!” 许永昌应声答道,心中深知此次行动的分量。
“后勤保障必须跟上三十万大军的需求。” 将盖石继续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