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 11 点,燕京城外五公里处的平原上,钢铁洪流绵延数十里。
独立纵队主力的坦克集群、步兵战车、自行火炮整齐列阵,引擎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扬起的尘土在阳光下弥漫成一片黄褐色的雾霭。
曾夏勇站在城外的临时搭建的指挥部外,举着望远镜望向燕京城的方向。
城墙巍峨,却难掩城内的死气沉沉 —— 经过北路、中路日军主力的覆灭,南苑、西苑机场的失守,燕京城内仅剩 115 师团三万余人,且重武器因城区作战限制难以展开,在兵力充足、装备精良的独立纵队面前,如同风中残烛。
“司令员,各旅已抵达指定位置,准备完毕!” 参谋长陈定国跑汇报道,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曾夏勇放下望远镜,转身看向地图上。
地图上,代表独立纵队的红色标识已将燕京团团围住,北门、西门、南门、东门的进攻路线和火力部署清晰标注,防空、陆航、无人机等支援力量的协同方案也已敲定。
见此,曾夏勇毫不犹豫,拿起通讯器发布作战命令:
“各部注意,我是曾夏勇,现在传我命令,一旅、二旅主攻北门,突破城门后沿鼓楼大街向市中心推进;
三旅与空降兵一旅合力攻击西门,重点肃清西长安街沿线日军据点;
四旅、特战旅主攻南门,从南向北向城中心突击;
五旅、六旅攻击东门,控制朝阳门后直插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防空旅三个近防炮营,每个方向部署 15 门近防炮,构建低空防空网,拦截日军可能的发起的炮火反击;
陆航空中突击旅、陆航旅、无人机旅、空一旅分为四组,分别支援四个方向的进攻,负责打击日军制高点和装甲目标;
炮兵旅在南门外侧构筑阵地,集中全旅的270门火炮对南门及城内核心区域实施火力准备;
工化旅六个工兵营随各攻击部队行动,优先清除城门附近的地雷和路障;
警卫旅作为总预备队,部署在城南平原,随时支援各方向作战!”
“总攻时间:中午 12 点整!”
命令下达后,各旅迅速展开战前准备。
北门方向,一旅、二旅的坦克集群开始预热,99b 、100式坦克的炮管缓缓抬起,对准北门城楼;
步兵战士们检查着 191 步枪、火箭筒等装备,将手雷、急救包等物资塞进战术背囊,眼神中燃烧着战斗的火焰。
二旅旅长周明远亲自登上一辆坦克,拍了拍炮长的肩膀:“正午时分,给我把北门炸出个缺口!”
西门外,三旅与空降兵一旅正在进行协同演练。
空降兵一旅旅长凌峰与三旅旅长王铁蛋对着地图敲定细节:“我们炸开西门后,你部沿西直门内大街推进,我部负责肃清城墙两侧的暗堡,确保后续部队顺利入城。”
南门区域,炮兵旅的阵地已构筑完毕。
90 门 phL191 火箭炮整齐排列,炮口直指天空,如同一片钢铁森林;
90 门 pLZ05b 、90门pLZ05A、90门pcL181的炮管压低,瞄准南门城楼和附近的防御工事。
炮兵旅旅长高峰亮通过通讯器校准坐标:“所有火炮注意,11 点 55 分进行首轮火力准备,目标南门城楼、日军火力点,偏差不得超过 5 米!”
工化旅的破障分队则推着扫雷车,在南门外侧的道路上排查日军布设的地雷,金属探测器发出的 “滴滴” 声此起彼伏。
东门方向,五旅、六旅的战士们正利用无人机侦察城内布防。
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中,日军在朝阳门内侧设置了大量沙袋工事,重机枪阵地隐蔽在城门洞两侧。五旅旅长朱子明下令:“无人机飞手提前标定日军重机枪位置,总攻开始后第一时间将其摧毁!”
防空阵地上,1130 近防炮的炮管快速转动,操作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
这种每分钟射速高达
发的近防炮,能形成密集的低空防御网,足以拦截日军的炮弹。防空旅旅长霍惊雷盯着雷达屏幕:“各营注意,保持雷达开机,发现目标立即开火,绝不能让日军的飞机靠近攻城部队!”
陆航旅和空中突击旅的直升机编队已在临时机场升空,武直 - 10 挂载着火箭弹和反坦克导弹,直 - 20 搭载着突击队员,在空中盘旋待命;
无人机旅的ch4、ch6、翼龙6、ZK005也已升空,在燕京城上空进行侦察,实时传输日军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