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窑洞会谈(1 / 2)

小车越靠近李同志的窑洞,曾夏勇的心跳就越急促。

窗外的风带着陕北高原特有的干燥气息,吹得车窗帘微微晃动,远处的山峁上,几棵老槐树的枝条在风中舒展,像在迎接远方的客人。

“快到了,前面就是李同志的窑洞。” 老周指着前方不远处的几孔窑洞,笑着说。

曾夏勇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最中间的一孔窑洞前,站着三道熟悉的身影 —— 为首的人身着灰布军装,身材挺拔,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正是他在报纸上见过无数次的李同志;

旁边的祝老总穿着半旧的军大衣,双手背在身后,眼神爽朗;

邹同志则站在两人身侧,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似乎在记录着什么。

小车刚停稳,曾夏勇就推开车门,快步走了下去。

他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军装的领口,深吸一口气,走到三人面前,双脚并拢,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报告!首长同志,独立旅旅长曾夏勇,奉命前来报到,请指示!”

李同志快步上前,伸出温暖的手,紧紧握住曾夏勇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军装传递过来,让曾夏勇原本紧张的心瞬间安定下来。

“夏勇同志,不用这么拘谨,快请进。”

李同志的声音温和而有力,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早就听说你在山西打得漂亮,今天总算把你盼来了 —— 咱们华夏的勇士,就该有这样的样子!”

祝老总也走上前,拍了拍曾夏勇的肩膀,爽朗地笑起来:“我可是天天听彭老总念叨你,说你小子不仅会打仗,还会搞建设,太原那座新型指挥部,连老彭都在电报里跟我夸了好几次!”

邹同志也笑着与曾夏勇握手:“之前在没能跟你见上一面,今天总算补上了。你带来的运输机编队,可是把延安的百姓都惊动了,现在还有人在机场附近围着看呢。”

曾夏勇握着三位首长的手,眼眶微微发热。

他没想到,日思夜想的见面竟如此亲切 —— 没有客套,只有同志间的真诚,这种温暖,让他想起了在前线与战士们并肩作战的日子。

“能见到三位首长,是我最大的荣幸。” 他诚恳地说,“山西的胜利,都是组织领导的结果,是战士们拼命打出来的,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别谦虚,该肯定的要肯定。”

李同志笑着摆了摆手,率先朝着窑洞走去,“你有先进装备,却不搞‘独门独户’,主动帮 385 旅、386 旅换装训练;打了胜仗不骄傲,还想着帮延安搞建设,这份大局观,比打十个胜仗还难得。”

几人走进窑洞,里面的陈设简单却整洁 —— 靠墙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和文件,大多是翻得有些卷边的马克思主义着作和军事理论书;

中间的土炕上,铺着一床灰布被褥,炕桌擦得锃亮,上面放着一盏煤油灯和几份摊开的电报;

墙角的煤炉里燃着炭火,让不大的窑洞充满了暖意。

“坐,都坐。”

李同志示意大家坐在炕边的木凳上,亲自给曾夏勇倒了一杯热茶,“延安的条件比不上太原,只能用粗茶招待你,别嫌弃。”

“首长,您太客气了,这杯茶比什么都珍贵。”

曾夏勇双手接过茶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搪瓷杯壁,心里满是感动。

寒暄过后,李同志拿起桌上的两份文件,递给曾夏勇:“这是美国高斯大使和苏联米高扬特使带来的合作草案,你先看看。明天的会谈,你是核心 —— 他们最关心的是你的装备和战术,咱们得提前把调子定好。”

曾夏勇接过文件,快速浏览起来。

美国的草案里,除了提出要 “共享日军情报”,还希望能派军事观察员进驻独立旅,美其名曰 “交流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