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统筹与建设(1 / 2)

曾夏勇坐在办公桌前,眉头却微微蹙起。

装备物资采购的清单在他脑海中反复梳理,每一项需求都如同沉甸甸的担子,容不得半点马虎。

他拿起笔,在纸上逐条列出需要考量的事项,笔尖划过纸张的 “沙沙” 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首先是独立旅自身的扩编需求。”

曾夏勇低声自语,在纸上写下 “独立旅扩编” 几个大字,“六个作战团加上装甲团、炮兵团、防空团等兵种团,每个团至少要补充一个营的装备,从步枪、机枪到装甲车、火炮,缺口不小啊。”

他想起之前战斗中,部分部队的装备出现损耗,虽然缴获了不少日军武器,但先进装备的补充仍需依赖系统商城。

“其次是晋东南警备部队的组建。”

曾夏勇继续往下写,“长治、晋城两地至少各需要一个警备团,加上周边县城的警备分队,保守估计需要上千支步枪、数十挺机枪,还要配备一些火炮,用于应对小规模袭扰。”

想到这里,他不禁抬头望向窗外,长治城内百姓们忙碌的身影映入眼帘 —— 正是为了守护这份安宁,警备部队的装备必须尽快落实。

“然后是 386 旅的 771 团和 772 团。”

曾夏勇的笔顿了顿,“这两个团在战斗中损失了不少装备,不仅要补充常规武器,扩编后还需要新增装甲车辆和火炮,才能维持之前的战斗力。”

他想起陈旅长期待的眼神,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优先保障这两个兄弟部队的装备需求。

“还有总部即将派遣来的其他根据地部队。”

曾夏勇在纸上画了个圈,“他们来学习换装,总不能让人家空手而归,至少要准备一批基础装备用于训练,后续还得根据实际情况调配先进武器。”

最后,他在纸上重重写下 “根据地基础设施” 几个字:“长治、晋城连接冀南、晋中、豫北,战略位置重要,必须设立弹药生产工厂、后勤仓库和军事学院,这不仅是为了满足当前需求,更是为了长远发展。”

梳理完需求,曾夏勇的目光落在了一个更具挑战性的想法上 —— 成立空降兵部队和陆航空中突击部队。

“空降兵部队还好说,这个时代虽然不普及,但多少有人听说过。” 曾夏勇摸着下巴,眼神中满是期待

“可陆航空中突击部队,这个概念在现在就是天方夜谭,一旦投入战场,绝对能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但兴奋过后,现实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主官人选就是个大难题。”

曾夏勇皱起眉头,“空降兵需要懂伞降、懂敌后作战的指挥员,陆航空中突击部队更是需要既懂陆军战术,又懂直升机操作的复合型人才,目前部队里根本没有合适的人选。”

编制和装备的问题同样棘手。

“空降兵需要能空投的战车、火炮,陆航部队需要直升机和配套的弹药、维修设备,这些都得从系统商城购买,而且价格不菲。”

曾夏勇打开系统商城,搜索 “空降兵装备”,密密麻麻的清单让他感到烦恼

“更重要的是,现在还不知道能招到多少人,编制规模根本定不下来。”

就在曾夏勇为新部队的事情烦恼时,另一个更紧迫的问题涌上心头 —— 政工干部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