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界,十三通天塔之外,并非虚无,而是一片被无尽混沌气流包裹的悬浮仙山。这里云雾缭绕,仙宫玉阙隐现,正是十三道统执掌者及其门下核心弟子的居所与观道之地。
此刻,在一座最为高耸、仿佛能触摸到天塔之巅的山峰上,三道身影并肩而立,他们的目光穿透了空间的阻隔,清晰地“看”着天塔第十层至第十一层发生的一切,也“看”着山谷中那上万名正在挣扎、适应或陨落的新来者。
这三道身影,气息渊深如海,仅仅是自然散发出的道韵,便让周围的混沌气流为之凝滞、臣服。他们正是十三道统中,早已踏入不朽境的大师兄级存在。
身披玄黑重甲,身上铭刻着古老蛮荒图腾的“磐”,率先开口,声音浑厚如亿万神山碰撞:“第十层那头星兽幼体,虽灵智不高,力量驳杂,但其核心防御,寻常荒帝巅峰亦难破开。此子……云澈?那一箭,有点意思。”他眼中闪过一丝欣赏,“力之极尽,并非一味蛮干。他对力量本质的理解,对多种法则的融合运用,已初窥门径。可惜,他未走纯粹的力之道。”
旁边,身着星辰道袍,手持命运星辰拂尘的“星无衍”轻轻拂动拂尘,周身有无数细微的命星辰生灭。他目光深邃,仿佛倒映着万古星河与无数可能的未来:“变数。此子是诸多命运支流中,最为混沌难明的一个节点。他的到来,本身就在天机命盘之外,是‘元’尊上强行从既定因果链中截取出的‘异数’。他那一箭中蕴含的‘定义’权柄雏形,虽微弱,却触及根源,非此界应有之力。”
第三位,笼罩在仿佛能吸收一切光线的黑袍中,只露出一双猩红眼眸的“血屠”,发出低沉而沙哑的笑声,周围的温度都因这笑声骤降,弥漫开无形的杀戮真意:“哼,花哨的技巧。在绝对的杀戮面前,定义、空间、归墟,皆可一力破之!不过,他杀伐果断,目标明确,倒也算是对了杀戮真谛的边。那个叫熵烬的小家伙,选择了我道,算他有点眼光,但……还差得远。”
他们的交谈,并非声音传播,而是不朽意志的直接交织。在他们身后,云雾翻涌,隐约凝聚出几道更加庞大、更加古老、仿佛与大道本源融为一体的模糊虚影。那是道统创始者的意志投影,他们亦在关注。
一个温和中带着无尽沧桑的意念响起,源自“造化丹尊”的道统方向:“此届苗裔,质量尤胜往昔。下界虽资源贫瘠,战乱不断,却总能催生出心智与潜力俱佳的璞玉。只是……能经受住打磨,真正成长起来的,终究是少数。”
“生灵繁衍,优胜劣汰,本是天道。”“万象帝”的道统方向传来宏大包容的意念,“我等道统,海纳百川,只需最顶尖的资质,最契合的道心。”
“虚空行者”的道统方向,意念缥缈难测:“空间天赋者,历来稀少。此届……依旧寥寥。”
一时间,几位道统创始者的意念微微波动,都流露出一种相似的、深藏于岁月之下的情绪——一种对于“数量”的无奈与渴求。
十三道统,名震界海,传承至高。然而,门人弟子,却稀少得可怜。除了“力之极尽”、“元素本源”、“杀戮真谛”等少数几个道统,因门槛相对稍宽(也仅是相对),能有十数位记名或正式弟子外,如“归墟”、“混沌”、“虚空”、“时光”这等直指根源终极大道、要求苛刻到变态的道统,门下往往只有寥寥数人,甚至可能一代仅有一两位传人。
不是他们不想广收门徒,延续道统。而是能够理解、承载、并最终执掌这些终极大道的人,放眼无数宇宙纪元,也凤毛麟角。每一个符合要求的弟子,都是他们耗费无尽心血、跨越无尽时空寻来的瑰宝。
像“归墟尊者”道统,如今算上那位被困于第十二层的‘宸’,正式弟子也不过三人。而“混沌使者”道统,更是只有两位。“虚空行者”道统,算上大师兄,仅四人。“时光守望者”道统,更是仅有时光守望者本人与其门下大弟子,合计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