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穿行在夜空之中,舷窗外的景象从壮阔的云海渐渐转为繁星点点的宇宙深空。
张伟手里紧握着刚刚写下《破伯乐》的笔记本,胸口澎湃的情绪渐渐冷却了下来。
他微微闭上眼睛,脑海里回放着刚才投资人的客套、礼貌的推诿,以及之前创业路上种种似曾相识的情景。
每一次,张伟都充满期待地跑去讲解,满心希望地等待反馈,然而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礼貌的婉拒。
张伟忽然有些自嘲地笑了:“张伟啊,你搞财务、搞系统、搞咨询、搞VR,搞了这么多理工科的东西,怎么到了关键时候,却还幻想着投资人像伯乐一样‘一眼识英雄’?”
说到底,自己内心其实还是有些文艺了啊,甚至带着一点理想主义的“诗性浪漫”。
只有文科生才相信‘慧眼识珠’‘伯乐相马’‘一见钟情’。
自己是一个理科生,一个码农,应该相信的是数学、是逻辑。
是概率,是大基数下的成功率才对啊。
从cEo的修炼视角,商场真正的本质——大基数下,产生的漏斗效应。
“真正的创业,本质是个概率游戏。”张伟喃喃自语,忽然睁开眼睛,看向窗外闪烁的星光。
张伟突然想起了自己做程序员时,每一次写代码的本能思维方式:
编程、调试、上线,代码总是要经历一次次的测试与迭代,哪里不通就调整哪里,从来没有幻想过“一蹴而就”。
自己曾经的AbAp程序、FI\/顾问、bcS合并项目,不也都是一次次调整、优化、迭代之后,才逐渐趋于完美的吗?
为什么到了融资这件事情上,自己却一直指望着“天降伯乐”呢?
“不应该啊。”张伟心中泛起阵阵涟漪,他感到自己从过去的惯性思维中,仿佛一下子脱离了出来,升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这就像飞机的高度,穿越云层,脱离地面重力,最终抵达一个“万里高空”的视角。
从这里回望,张伟看到的不再是某个单独的投资人、某个单独的机会,而是无数个投资机会组成的庞大概率漏斗。
“融资,不是文艺作品,也不是运气游戏,而是数学模型。”他终于清晰地捕捉到了自己的新逻辑:“只要样本量足够大,融资成功就只是个概率问题。”
一想到这里,他顿时觉得豁然开朗。
他快速打开笔记本,翻过刚刚写诗的那页,飞快地写下了一行醒目的文字:
“融资=概率x基础量”
“这才是真正的理工男该有的思维方式啊!”张伟笑了,目光坚定而透彻。
飞机的轰鸣声仿佛伴奏着他的灵感爆发,张伟内心的澎湃再次被点燃,但这一次,不再是单纯的文艺情绪,而是真正战略意义上的觉醒与升华。
张伟脑中迅速构建出了一整套全新的战略思维模型——
过去自己太文艺了,总想着用精美的ppt、深刻的逻辑,去打动某一个投资人,仿佛自己还沉浸在古代“待价而沽”的才子情结中。
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要换个玩法,要用理工男的方式去打这场战斗。
就像代码上线一样,“融资也要用敏捷开发的方式”,快速试错、迅速迭代、精准修正。
“概率优先,基础量大!”张伟终于找到了自己最坚实的战略方向。
这是一场从诗意到数据,从感性到理性,从文艺到理工的彻底跃迁。
飞机窗外,云层渐渐散去,
飞机开始缓缓下降,张伟内心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升腾与激昂。
是的,从今晚开始,他真正的创业旅程,才刚刚启程。
飞机抵达深圳机场,舱门打开的瞬间,张伟踏下舷梯,抬头便是南方温暖而明亮的星空。
深圳的凌晨依旧热闹,出租车络绎不绝,机场里旅客来来往往,奔波的人群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活力。
张伟回到家已是深夜,但此刻的他却一点疲惫感都没有。
他打开电脑,立即开始梳理自己的新战略——概率优先,量大为王!
打开空白文档,张伟迅速敲下了自己清晰的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