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提报上去89条逻辑,自己写了71条,大合并项目委员会最终审批通过了62条。
张伟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配合技术人员把这62条落地成真正bw代码,固化到系统里,形成正式的规则。
从价值的角度,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功劳,直接把“外币业务”固化成了代码规则,把62个复杂的逻辑,简单成一个按钮就搞定了。
这么大功劳怎么没人抢了?
答案就在这里了,首先不是谁都能提出来,其次还得写逻辑,最后还需要配合技术人员,落地到系统,形成真实的固化程序代码。
这对于cpA来说,还是那句话,签上市公司财报可以,可是搞It那可是他们的禁忌。
何况不是谁都能,既精通SAp各大模块,又精通bcS,还精通编程,难不成张伟十层结丹是白瞎的啊?
混到结丹大佬的层级,有些功劳就是你有那个能力,有那个心抢去,可是别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在这个层级混的人,谁有几斤几两,大家都门儿清,高手之间眼里肯定是容不得沙子的。
何况有这个能力抢张伟功劳的大佬,也看不上这点功劳了啊。
还要点脸不!
最后就变成大佬看不上,中佬要脸、嫌麻烦,小佬够不着。
所以就便宜了张伟这个“白丁”了!
哈哈!
现在轮到张伟要苦哈哈的,和bw(数据仓库)的技术兄弟,来落地实现了。
...
按照项目组安排,张伟和bw技术大牛明哥团队,一起把62个外币业务的校验逻辑,固化到从SAp系统传输到bcS系统的bw数据处理链条上来。
张伟对这个任务一开始是懵圈的,当然也是兴奋的啊!
自己以前就是AbAp开发顾问,转搞咨询干成了FI、模块顾问,现在又升级成了最Nb的合并报表顾问,前两天还拿了一个奖。
可现在这又,玩起了bw啊?
啥是bw?b的数据仓库,专门处理海量数据的软件产品。
这可和张伟以前干的活儿完全不同,以前偶尔处理下数据,就是上线的时候,这个bw可是专门处理数据的!
对张伟来说既神往,又忐忑啊。
不过明哥倒是一副淡定自若的神情,拍着张伟肩膀说道:“伟子啊,别怕,bw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流水线工厂,咱们把数据从原材料到产品,一步一步加工就行了!”
哎呦,我操,这比喻?!“有点意思,有这么简单?”
“我先给你讲一下基本功。”明哥打开了bw的数据建模界面。
指着屏幕说道:“bw里面,有几个最关键的概念,得记清楚,后面用得上:Infoobject、dSo、cube,还有transforation。”
“Infoobject,叫信息对象,就是数据仓库里的‘砖头’,你看咱们外币折算用到的公司代码、科目、币种、汇率日期,都是Infoobject。”
我勒个去,不就是和我的丹球第四层,一个意思么!这还玩上新名词了?
张伟点头:“这好理解,字段嘛!”
明哥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讲道:“dSo就是数据存储对象,简单理解,就是放原始数据的仓库,它会把从SAp抽过来的原始数据,存成最详细的版本,就像咱们仓库里堆放的一袋袋水泥,原料很充足,但还没加工呢。”
明哥,out了啊,这就是咱的结丹第5层,说的那么高大上,不就是表么?
严肃点的配合下明哥,张伟赶紧点了点头:“懂了,原料仓库。”
明哥又打开了cube界面:“cube,数据立方体,这家伙可是咱们bw的杀手锏,能对数据进行各种汇总分析,把几百万条数据立体起来分析,不管你从哪个维度切,都会迅速算出来。”
我靠,立方体?cube,数据立方体,好牛逼的名字啊!
张伟顿时来了精神:“这玩意儿听起来好牛叉啊!比咱们平时写代码自己搞数据分析厉害多了啊!”
明哥哈哈大笑:“对,这就是bw强悍的地方!最后是transforation,就是数据转换规则,这就好比生产流水线上加工数据的工序,咱们的62条校验逻辑,就写在这里!”
我勒个去,还真是新玩意,对数据处理的玩法,完全和自己理解不可同日而语啊。
张伟的眼睛越睁越大,那得兜着:“哥,这么说起来,这是好东西啊,有明哥在,bw好像也不难啊。”
必须得把明哥兜着。
明哥一拍桌子:“这不就对了嘛!咱程序员搞这个,本质上一样,学几天你就能上手了!”
嘿嘿,明哥很上道啊!完全没把张伟当“业务顾问”了啊!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张伟就进入了传说中的bw世界。
白天看文档,看得头皮发麻,晚上又琢磨逻辑,画数据模型,经常在公司干到晚上十一二点。
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疯狂提升的年代,一潭死水,终于翻起了滚滚浪涛。
“张顾问,干劲挺足啊?”同事们好奇地问。
张伟嘿嘿一笑:“没办法,被明哥拉坑里了哦!以前只听说bw牛,没想到学起来才知道,是真滴牛!”
当然,张伟自己懂的,赚了,妥妥的赚了!
比起那种虚无缥缈的奖状、奖杯,这个才是自己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