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一瞬间决胜负(1 / 2)

“传销,对就是传销啊!哈哈!”李总看着张伟,一脸的艳羡!

必须得啊,这可是售前这行,最Nb的状态了,需要在1~2小时内,抓住客户,并传递出最核心、且最具杀伤力的价值。

“完全是那种感觉,你这个演讲的状态,就是传销的那种,哈哈!”

“我考,李总你说真的?”

“必须的!”

“你去看看他们的视频,和你的状态一模一,唯一的差别你讲的是SAp,他们讲的是拯救大西北!哈哈”李总完全是嗨翻状态!

站在李总的角度,张伟对他就等于一把大杀器,如果一个狙击手枪法在Nb可是没有趁手的枪,那有毛线用。

现在李总就是这个感觉。

“有没有视频链接,发我看看!”张伟肯定听说过传销,传销这种骗人的玩意怎么就和自己的演讲风格很像了?

“你等下,我找找!”

.......

flyback回到项目组,张伟开始了第一轮组内的蓝图会审!

第一轮是单个单个流程的会审,说人话就是组内各个成员,都来找茬,从各个角度推演这个流程、管控、展示、报表等,是否能满足现在、未来业务的发展、运作。

如果不满足就修改,如果满足就换下一个流程。

32个方向,转换成32个流程,一轮搞下来,居然还合并了两个流程,总流程数变成了30个。

哈哈!

张伟这个需求范围的把控,那是妥妥的牛叉。

现在居然变成了,不是张伟要卡项目范围的哦,是用户自己,死活要合并。

当然张伟肯定是不动声色,还假装有点可惜,内心其实高兴的一批。

纵观其他模块,最少的也超过21个,人家才一个模块,而自己是2个FI\/模块,总共30个,平均一个模块15个。

何总,要求大家控制项目范围,每次都以张伟为案例,苦口婆心的给其他讲,不能再增加了,再加肯定超标了。

第一轮评审完大概花费了4天,产生了129个问题,每天评审完,第二天大家紧锣密鼓的修改,产生新的评审结果,就这样周而复始打磨这些蓝图。

周五,张伟再一次去到cFo王总的办公室,汇报工作。

“王总,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蓝图评审,我们的工作模式,调研组织了172个人次,蓝图编写+评审耗费了107个人天跨越8个大方向,专项方案产生了9个.........!”

张伟汇报工作现在很有技巧了,先汇报自己的工作方法,确保逻辑上能覆盖全面。

第二、汇报总体进度,和总体成果。

第三、再是具体的30个流程的详情。

越是大领导,越是要从底层确保你的工作方法论是否正确,俗称把控方向。

当王总听到第5个流程细节时,cFo已经觉得没必要再听了。

这就是王总为什么喜欢张伟的原因,张伟是脱稿的,偶尔就是看下笔记本上的几行要点,就夸夸开讲了。

其次王总为什么没有张伟熟悉细节的另外一个原因,王总一听前面5个流程的汇报后,后面只是业务模式不同了,以张伟的熟悉程度,完全不用和张伟去细究了。

也就是王总掌握了宏观,和部分微观后,就不再管细节了,而张伟在SAp的FI、方向不但掌握了宏观还全量掌握了微观。

这就是他们之间的不同点。

当然从cFo的角度,这样的掌握程度已经够了,毕竟他这六个人门儿清。

“张顾问,很好,大家辛苦了,这些流程、和融合了管理制度的节点管控,我觉得都很好啊!”王总首先肯定了张伟的工作。

“多谢王总,我们后面再接再厉!”当然,张伟也听出了弦外之音,应该还有“但是”没说,这才是重点。

张伟聚精会神,拿起了笔准备记录。

“后面的,我觉得没必要听了,毕竟你们这个工作方法论我是认可了,基于这套方法论,产出的结果,我听了前面5个,我都很满意,其他的暂时就不用听了....”王总还没说完,就陷入了沉思。

“不过吧,好像差了点啥......!”王总沉思片刻,说出了这句没头没尾的,呢喃!

张伟大脑高速运转,10层结丹,在眼前快速凝结。

现在是分秒必争的绝杀时刻了!

“差了点啥?”张伟反复在脑海咀嚼这句话。

“顾问的真谛,提前比用户早一秒,知道方案,并告诉对方!”就是此刻,千钧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