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甚至有种想咆哮的冲动啊!
终于,终于啊,多久了啊!
机缘,机缘总算来了啊,皇天不负有心人啊!
苍天啊,大地啊,总算是来了啊!
8层结丹,产生了丹纹,可是丹纹的范围,如何确定的?每条丹纹的大小如何确定?
此刻,终于搞明白了!
丹纹的范围,不就是权限框定的范围么?包括功能范围,和数据范围。
功能权限确定了,这颗蓝丹那些区域可以被布局丹纹。
数据权限确定了,这颗蓝丹被布局的丹纹,那些人的数据可以被通过,那些人得数据不能被通过。
这样蓝丹上面的丹纹就不至于到处乱窜,是被限定住的,是可控的。
还有主数据,决定了每条丹纹的大小和纵深。
主数据量庞大的,代表对应形成的丹纹就很粗壮,主数据很少的,代表对应的丹纹就很纤细。
幸好啊,这次这个项目,只有FI财务模块,最大限度缩小了构建第九层结丹的难度。
张伟立马想到,如果要把丹纹扩展到整个第九层蓝丹表面,那么就需要各个模块都要构建起这样的主数据,和权限分布。
这样的思维直觉,是当初张伟在构建第四条边产品经理能力分级时,开发出的“以终为始”的认知公式。
当以第四条边的认知公式,来审视现在的九层结丹的突破时。
张伟居然发现了更多。
哈哈!
就像权限,张伟以前写程序,无数次的在自己的程序里,加入权限控制。
可是自己从来没有站在“以终为始”的角度,看待过权限,对整体的影响、控制、布局。
不对,在这里,应该叫“全局视角”!
对,应该叫“全局视角”!
哈哈!
当初自己写报表、写功能时,自己只是那个被全局掌控下的一个节点而已。
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张伟以前是一颗像素,即使这颗像素,在蒙娜丽莎微笑的嘴角的黄金位置,对于这颗像素来说,那也就是一颗小黑点而已。
可是对于站在外面的张伟来说,这就是一幅张蒙娜丽莎,即使一颗像素,也不能少,少了微笑就不完美了。
张伟非常的欣慰,第9层结丹,不但结丹成功,而且也让自己领悟到“全局视角”的价值和重要性。
而现在站在全局视角。
张伟不用猜,直接基于第二条边构建的交付方法论,进行逻辑推导就行了。
在上线准备阶段,权限文件夹里的FI模块,只是其中一个文件夹,还有的,还有pp的,还有Sd的......。
这些全部收集齐了,肯定覆盖完第9层整个蓝丹的表面积了。
只是现在这个项目,只需要收集完FI,权限数据,和主数据就已经搞定这个项目了。
这一层,丹纹范围框定也是呈现网状,并且和第8层是相通的。
比如纵向的,公司代码,是第8层配置好的,第9层在确定数据权限时,就得使用。
比如横向的,主数据供应商,FI会使用到,(后勤)模块也会使用到。
纵向和横向,都构建起了网状链接了。
张伟看着第9层结丹,既高兴,又欣慰,真是有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感慨啊!
比起前面几层结丹,张伟反而多了那么一点淡定,和从容!
因为张伟发现了第10层结丹的方向了啊!
丹纹的走向,和延伸出来的一系列问题,绝对是通向第10层结丹的道路!
丹纹为什么从这里开始,又为什么在那里结束?
甚至是,为什么这里是开始,为什么这里是结束,或者结束和开始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还有丹纹既然有粗、有细,那里面能流通的什么呢?
既然可以流动,那么流向怎么确定了?
既然有流向,那么流速、流量如何确定了?
张伟感觉,这些问题,离自己非常近了,甚至有种触手可及的亲切感。
但是机缘这种东西,真的又很玄妙,虽然答案就在眼前,可是机缘、积累没到时,真的很难抓住。
张伟能肯定是,这个项目往后,应该突破第10层无望了,因为交付方法论的体系里,没有上面那些问题的答案。
而交付方法论的2需求调研,3蓝图设计,肯定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自己加入这个项目组时,刚好错过了这阶段而已!
不过没关系啊,目标明确了啊,下个项目,肯定结丹第10层。
哈哈!
爽!
九层结丹成功,附赠“全局视角”技能!
一箭双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