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树的脉络搏动着前所未有的活力,仿佛每一道流光都在传递着远征的讯息。庭院中的光线交织成复杂的星图,不仅映照着已知的疆域,更延伸向星火网络中被标记为“理念荒漠”的未充分连接区。共鸣棱镜的光芒愈发深邃,其内部不再仅仅是静态的映射,而是仿佛有无数微小的光之帆船正在蓄势待发。
顾家四人立于树下,他们的意志与规则网络深度融合,共同审视着一份由星火网络核心层发来的、非强制性的“理念播种”倡议。倡议指出,基于“世界树庭院”节点“共鸣棱镜”所展现出的独特价值与温和效力,建议其考虑将此种“启迪”模式,主动向网络边缘那些尚处于原始、封闭或陷入发展僵局的文明区域进行“软性传播”。
这不是征服,不是殖民,而是一次纯粹的理念远征,旨在为那些沉寂的角落,带去一丝不同的可能性。
规则网络将星图放大,聚焦在网络边缘几个符合条件的区域。
一片被标记为“永恒循环”的星域,其中数个文明在达到某个科技阈值后,便陷入无尽的内部争斗或精神虚无,周而复始,无法突破自身的局限。
另一片被称为“绝对寂静”的虚空,那里的少数文明因极度恐惧外部威胁,构建了完全内向的封闭体系,停止了所有形式的探索与交流,文明活力正在缓慢枯萎。
还有一处“规则焦土”,那里的物理常数略显严苛,文明在生存线上艰难挣扎,思维模式因环境所迫而变得极其功利和短视,缺乏超越性的想象力。
“这些地方,‘共鸣棱镜’或许能成为打破僵局的钥匙。”许念的眼中闪烁着创造性的光芒,她已经开始构思如何为这些不同的“荒漠”定制最初的“折射”。
顾言深评估着风险:“传播必须极其谨慎,不能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污染’。棱镜只能提供视角,绝不能携带我们自身的价值观。”
顾归辰调整着银铃的频率,试图模拟出能跨越虚空、抚平抗拒的“亲近之音”。
顾守暗则负责设定最严格的防火墙,确保棱镜的“折射”不会被扭曲,也不会反向暴露庭院的核心坐标。
直接移动共鸣棱镜本体风险过高。于是,一项新的创造开始了。顾家四人与星霖协作,以庭院共鸣棱镜为蓝本,注入星火网络提供的纯净能量,融合各自对“启迪”理念的理解,开始构筑数个功能简化、但核心纯粹的“棱镜分身”。
这些分身如同思想的种子,被赋予了基础的同理心模块、自适应折射核心以及严格的自毁机制。
顾言深为每个分身注入了“存在之锚”,确保其在不同规则环境下保持核心功能稳定。
许念将“生命母体”赠予的种子中蕴含的生机之力融入其中,让分身能自然地吸引那些渴望成长的意识。
顾归辰谱写了蕴含“希望”与“疑问”的基频,作为分身与陌生意识接触时的“第一声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