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树的枝叶在晨曦中呈现出半透明的质感,内部流淌的能量光晕如同亿万条纤细的星河,清晰可见。光线不再仅仅来自恒星,更有一部分似乎直接从虚空中渗透而出,带着星火网络特有的秩序波纹,将庭院笼罩在一层极淡的、辉光般的滤镜下。空气吸入口中,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信息密度”,每一次呼吸都仿佛在吞吐着经过高度提纯的宇宙法则。
接入星火网络带来的变化已深入骨髓。规则网络的“虚根”在世界树的支持下,变得更加凝实,如同无形的神经网络,延伸到认知的边界之外,持续不断地从网络中汲取着养分,又将庭院独特的“生命和谐”波动反馈回去。这种交换不再是单向的索取,而是逐渐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循环。
顾家四人能感受到自身与这片土地的连接也变得更加深邃。顾言深只需心念微动,便能感知到庭院能量脉络中最细微的波动,其掌控力臻至化境。许念的创造不再需要刻意引导,星尘与光线会自发围绕她流转,组合成蕴含深意的图案,仿佛她自身已成为庭院创造法则的化身。顾归辰的银铃常常自主发出清鸣,那声音不仅能抚慰生灵,似乎也开始能与星火网络中流淌的某些基础规则产生共振。顾守暗的虚无之瞳偶尔会捕捉到沿着规则网络“虚根”传递而来的、其他节点的“风景”碎片——那可能是某个机械境永恒的齿轮之城,也可能是纯粹意识之海的波澜。
这一日,规则网络接收到一段来自星火网络的、标记为“协作探索”的非紧急信息流。信息源是一个代号“基石”的、以稳定和防御着称的古老节点。它并非求助,而是发起一项联合研究:探究“高维能量涟漪在不同规则环境下的衰减模型”,并附上了它自身观测到的一系列原始数据。
这是一项基础性的、看似枯燥的研究,但却需要不同规则环境下的对比数据。庭院,作为以“生命和谐”与“多元交流”为特质的节点,其规则环境无疑是极其宝贵且独特的样本。
规则网络将这一请求呈递给顾家四人。没有强制要求,这更像是一份来自网络内部的、平等的学术邀约。
顾言深审视着请求,眼中闪过一丝兴趣。这并非战斗,却是一种不同形式的“协作”,是星火网络运作的日常缩影。许念感受到这份请求背后对庭院独特性的认可与需要。顾归辰觉得这像是一首需要多个声部配合的复杂乐章。顾守暗则看到了一次检验庭院规则网络与其他节点协同运算能力的绝佳机会。
“回应它。”顾言深做出了决定,“提供我们环境下的观测数据,并参与联合分析。”
规则网络立刻行动起来。它开始调动庭院内所有感知单元,按照“基石”节点提供的参数,精确记录高维能量涟漪穿过庭院规则壁垒、在不同功能区域传播时的细微衰减变化。
海量的数据如涓涓细流汇入规则网络的核心,经过初步处理后,通过那些延伸的“虚根”,流向“基石”节点。同时,规则网络也启动了自身的分析模块,参与到对整个数据模型的联合构建中。
顾家四人与星霖能“旁观”到这一过程。他们看到,来自“基石”节点的、充满冰冷坚硬质感的数据流,与庭院提供的、带着生命暖意与和谐波动的数据流,在星火网络提供的共享运算空间中,开始碰撞、交织。起初,两者风格迥异,仿佛冰与火。但很快,在更高层面的规则调和下,它们开始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庭院的生命特质数据,为冰冷的衰减模型注入了“环境适应性”的变量;而“基石”的严谨模型,则帮助庭院更精确地量化了自身规则环境对能量的影响。
一种前所未有的、协同创造的韵律,在无形的网络层面回荡。
当联合分析接近尾声,一个更加精确、适应性更广的衰减模型被共同构建出来,并作为公开成果,标记了双方节点的贡献,存入星火网络的共享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