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
「回家……」
这段在宇宙虚空中不断重复的简单信号,如同黑夜海面上遥远的灯塔微光,穿透了逃生舱的孤寂与绝望。它规律、稳定,带着一种非自然的、显然是智能造物发出的特征。
“方舟”?是某种星际飞船?空间站?还是另一个如同“伊甸”般充满未知的所在?“回家”?回哪个家?地球?还是……信号源本身?
刚刚从“伊甸”那甜蜜陷阱与毁灭爆炸中逃脱的顾言深,对这突如其来的信号充满了极其复杂的情绪。希望与警惕如同双头蛇,在他心中激烈纠缠。他不敢再轻易信任任何看似善意的指引,甲一、李医生的牺牲,“深蓝之心”的湮灭,“伊甸”的伪装,都如同鲜血烙印,刻在他的记忆里。
但逃生舱的能源在多次冲击和维持生命系统中已接近枯竭,食物和水的储备也所剩无几。他们就像暴风雨后侥幸抱住一块浮木的幸存者,在无垠的黑暗海洋中随波逐流,而这信号,是视野内唯一可能存在的“船只”。
他没有立刻回应,而是首先利用逃生舱简陋的传感器,尽可能地对信号源进行探测和分析。信号来源方向,确实存在一个体积不小的、非自然天体,距离极其遥远,但相对于广阔的宇宙尺度,又似乎“触手可及”。其能量特征平稳,没有表现出攻击性或“观察者”那种冰冷的秩序感,也没有“伊甸”那种诡异的完美。
这似乎……是一个相对“中性”的目标。
顾言深将探测结果与昏迷的许念分享——他每天都会在她耳边低声诉说情况,既是希望她能听到,也是整理自己的思路。许念依旧沉睡,但脸色红润,呼吸悠长,仿佛体内的“母火”在爆发后,进入了一种深度的修复与整合状态。她腹中的胎儿也异常安静,仿佛也在消化着之前经历的巨变。
逃生舱遵循着惯性,朝着信号源的大致方向缓慢漂流。每一天,信号都变得更清晰一分。顾言深没有主动发送任何信息,只是默默地接收、记录、分析。他像是一个最有耐心的猎人,也像是一个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盲人,不敢再踏错一步。
期间,他尝试过修复那枚出现裂痕的“灯塔”玉佩。它依旧黯淡,核心那点微光如同风中之烛,顽强却微弱。顾言深能感觉到,它与许念之间存在着一种更深层次的、超越能量的连接,仿佛两者的恢复是同步的。他不敢过度刺激,只能将其小心地放在许念身边,让其自然温养。
数日的漂流后,传感器的光学镜头终于捕捉到了信号源的模糊影像——那并非想象中的流线型星舰,而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结构有些笨拙、甚至带着些许拼凑感的复合体。
它由无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模块拼接而成,有些模块明显是不同科技水平的造物,有些甚至带着古老宇航时代的风格。整体看起来,像是一个在太空中流浪了无数岁月的、不断吸纳沿途“垃圾”与“遗物”而成长起来的……移动城市或者文明坟场。
这就是“方舟”?
随着距离拉近,更多的细节呈现出来。方舟的外壳布满撞击坑和修补痕迹,一些区域裸露着内部结构,可以看到闪烁的灯光和偶尔移动的小型工程艇。它没有统一的涂装,风格杂乱,却奇异地给人一种……顽强生命力的感觉。
就在逃生舱即将进入方舟可能的探测范围时,一直平稳的信号内容突然发生了变化!
重复的「方舟……回家……」停止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更加复杂、带着明显语法结构的、用多种已知宇宙语言混合编译的信息:
「未知小型载具,请注意。」
「检测到低能量状态及生命信号。」
「这里是‘漂流方舟’,中立避难所,接纳所有迷失的旅人与文明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