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记绸缎庄起死回生的消息,如野火般在西市商户间蔓延。
起初还有人半信半疑,可眼见沈家铺子门前日渐热闹,原本愁眉苦脸的沈老板如今走路带风,这由不得人不信。
这日,与沈记相隔不远的锦绣阁赵老板按捺不住,借着串门来到沈记。
一进门就被焕然一新的气象惊住,店内明亮通透,客人络绎不绝,那对威风石狮子、流光水晶帘、翠绿发财树,处处显着精心布置的痕迹。
沈老哥,你这是请了哪路高人?变化也太大了!赵老板拉着沈老板,压低声音难掩羡慕。
沈老板正招呼客人,抽空回头,脸上掩不住得意。
他指指柜台旁的聚宝盆,又朝门外八卦镜努努嘴,神秘兮兮道:赵老弟,不瞒你说,老哥我走了大运,得了夜王妃亲自指点!
夜王妃?那位?赵老板瞪圆了眼。
正是!沈老板挺直腰板,与有荣焉,王妃真是火眼金睛!”
“一来就看出我这铺子被对面压着,里面有穿心煞漏财,连墙角渗水、绿植枯黄这些细节都没逃过她的法眼!”
“按王妃指点的法子一布置,嘿!立竿见影!
他绘声绘色描述云皎皎如何指出问题、给出化解方案,尤其强调八卦镜、石狮子、五帝钱的神奇效用,听得赵老板一愣一愣。
竟有如此神效?赵老板看着川流不息的客人,再想想自家疲软的生意,心头活络起来,沈老哥,能否代为引荐?”
“我的铺子近来也有些……
沈老板拍他肩膀:好说!”
“王妃仁心,规矩是提前三日递帖说明事由。”
“你回去写清楚,我让铺里识字的伙计帮你看看措辞,保管递到王府门房!
类似情景在接下来几日不断重演。
沈老板成了云皎皎的义务宣传员,逢人便夸如何了得,如何点石成金。
连用朱砂烈酒清理墙角污渍的事也说出来,更添神秘色彩。
夜王府收到的拜帖中,商户比例明显增加。
内容也不再限于看风水,还有问开业吉日、求来年运势,甚至有人想问哪条货船能平安到港……
王妃,您看这个,阿蛮拿着帖子哭笑不得,南城米行的陈老板,想请您算算他家新孵的一窝小鸡,公母各多少……
连谢流云听了都捧腹大笑:这业务拓展得连小鸡崽子都不放过?”
“嫂子,你这之名,在商贾间比财神爷还灵验!
云皎皎无奈,对阿蔓道:回复陈老板,此等小事无需卜算,待小鸡长大自然分明。
她揉揉眉心,让门房再仔细筛选,不能什么鸡毛蒜皮都接。
话虽如此,商户间的口口相传确实让云皎皎玄学扬名的进程加快。
她的名声不再局限于后宅妇人和权贵,真正渗透到商贾阶层,根基愈发扎实。
这日,一位穿着体面、气质沉稳的中年男子递帖求见,落款四海货栈,孙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