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破帷 > 第12章 问答声里藏刀锋

第12章 问答声里藏刀锋(2 / 2)

她挺起小小的胸膛,反问道:“兄长,你教我背的《孝经》里说,‘亲有过,谏使更’。若我不识字,不明理,连你的话是对是错都分不清,又如何能在你犯错时劝谏你呢?”

监生当场语塞,呆立原地,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

屋外风吹竹叶,沙沙如叹。

此事不知如何传了出去,竟在国子监的监生中引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

一些原本对《问对》嗤之以鼻的监生,在听闻此事后,竟也开始私下里向人求取全文,想要看看这本能让自家小妹都变得如此“伶牙俐齿”的书,究竟写了些什么。

林昭然从柳明漪口中得知这一切时,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设问引导”的策略已然生效,思想的传播,不再需要她费力去推,人心会成为它最好的车轮,自行滚滚向前。

裴仲禹终于意识到,太学的风气已经彻底失控。

堵是堵不住了,再烧一次书只会沦为笑柄。

他决定釜底抽薪。

他将心腹幕僚周砚修唤至密室,烛火摇曳,映得他面容阴晴不定。

他面色阴沉地命令道:“立刻拟定一份‘心性考’的首批评定名单。凡是在策论课上引用过那本妖书的,在私下集会中谈论过书中言论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部给我列进去!档籍评语就写四个字——行迹暧昧!”

这份淬了毒的名单很快被拟定出来,上面罗列着十数个太学生的名字,其中不乏才华横溢的寒门俊彦。

名单被秘密呈报给了吏部尚书沈砚之,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便会公之于众,彻底断送这些学子的前程。

然而,裴仲禹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计划,却在一个不起眼的环节出了纰漏。

负责抄录这份名单的吏部小吏,正是柳明漪的远房堂兄。

当柳明漪将那份抄录的名单副本颤抖着交到林昭然手中时,林昭然只看了一眼,便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指尖冰凉,仿佛触到了冬夜的铁栏。

这不仅仅是一份名单,这是一张催命符。

若让它按裴仲禹的计划公布,她这数年来在太学中辛苦埋下的种子,将会被连根拔起,再无生机。

可预想中的惊慌失措并未出现。

林昭然反而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冷静。

她端起案上凉透的茶,抿了一口,苦涩在舌尖蔓延,却让她神志愈发清明。

她的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前世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逆火效应。

当一个人的信念受到挑战时,他非但不会改变,反而会更加坚定地拥抱这个信念。

压制,只会换来更猛烈的反弹。

她看着名单,一个大胆至极的计划在心中成型。

她要让这份名单“提前曝光”,但绝不能经由自己的手。

当夜,林昭然伏在案前,烛火将她的影子投在墙上,如一只展翅的夜鸦。

她亲手撰写了一纸“心性考评注”。

她没有反驳名单上的任何指控,反而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刻薄的口吻,假托“礼部某退休老吏”之名,在每个名字后面都加上了批语。

“张彦,出身寒微,心性不定,好高骛远,引用邪说以博出位,属下品。”

“李慕白,家学尚可,然交友不慎,言辞轻浮,有离经叛道之兆,宜察。”

“此十数人,皆有浮华之才,而无立身之根,当速黜之,以儆效尤!”

字字诛心,笔锋如刀。

第二日,柳明漪趁着人多事杂,将这张写满了恶毒批注的纸,悄悄塞进了太学书阁一处最显眼的待阅书案上。

仅仅半日之后,这份“内部评注”便如插上了翅膀,传遍了整个太学。

诸生哗然!

被列入名单的学子们更是义愤填膺,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和危机。

愤怒在胸腔中燃烧,指尖发烫,仿佛握住了燎原的火种。

他们非但没有退缩,反而迅速结成了同盟。

那本曾被他们视为雅谈的《童蒙问对》,此刻俨然成了反抗这不公考评的“圣典”,被他们更加公开、更加大声地昼夜背诵。

赵元度站在讲堂上,看着底下群情激愤的学生,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学堂:“昔有焚书以禁绝思想,今有列名以宣扬其言。当权者,可曾反思己过?”

当晚,林昭然独自一人立在那片破庙的旧址上。

庙已不存,新的灯火也尚未燃起。

她遥遥望着国子监方向,那里灯火通明,想必正是一片鼎沸。

她轻声呢喃,像是在对空无一人的废墟说话,又像是在对自己那位长眠地下的老师倾诉:“老师,他们想用‘心性’二字,来定人一生的死与活……可是他们忘了,人心,从来都不是一张可以任人批阅的考卷。”

她从怀中取出那本《童蒙问对》的原稿,用指尖沾了些地上的灰烬,混入随身携带的小墨盒中,研磨成一种灰败而坚韧的颜色。

然后,她翻到书稿的最后一页,在空白处,一笔一划地补上了最后一个问题,也是她对这场风暴的最终回答。

“问:何为心性?”

“答曰:在能疑,在敢问,在不忍人之苦。”

写完,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份原稿用油布包好,藏进了不远处孙伯坟冢侧面的一道隐秘石缝里。

火种已经尽数撒出,她所要做的,便是静待风起。

京城的夜,寂静得有些反常,像是一张被拉到极致的弓。

裴仲禹府邸的书房内,灯火彻夜未熄。

一份来自太学的紧急密报,正平摊在他的案上,上面的每一个字,都仿佛在嘲笑着他之前的每一次努力。

他端着茶杯的手,第一次出现了轻微的颤抖,茶面微漾,映出他扭曲的面容,眼中翻涌着惊惧、懊悔与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