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物归原主(2 / 2)

盒内,明黄色的软缎衬底上,那方“紫玉螭龙镇纸”静静地安卧着。在透过窗棂的柔和光线下,玉石通体散发着莹润内敛的紫色光晕,螭龙雕工栩栩如生,线条流畅而充满力量感。

朱载墲的指尖,轻轻拂过冰凉的玉质表面。他的动作很慢,很轻,似乎在感受其质感,又似乎在检查是否有损。他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蹙了一下,目光在螭龙尾部某个极其细微、若非刻意观察绝难发现的、仿佛磕碰过的痕迹上停留了刹那。

站在稍远处的沈炼,虽然低着头,但全身的感官都处于极度敏锐的状态。他清晰地捕捉到了郡王那细微到极致的表情变化和指尖的停顿。他的心,在那一瞬间提到了嗓子眼。难道……被看出来了?

然而,下一瞬,永嘉郡王朱载墲的脸上便重新绽开了那种“如释重负”的、温和的笑容。他轻轻合上了盒盖,将锦盒接过,放在手边的茶几上,仿佛那瞬间的凝滞从未发生过。

“好,好!”朱载墲连说了两个“好”字,声音带着一丝“激动”的颤抖,“果然是本王失窃之物!形态、色泽、手感,分毫不差! 郑同知,北镇抚司果然能吏辈出,办案神速,替本王,更是替朝廷,立下了大功!”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肯定了“物归原主”的结果,又将功劳拔高到了“为朝廷立功”的层面,巧妙地避开了对“赃物”本身真伪的任何具体评价。

郑坤闻言大喜,连忙叩首:“千岁谬赞!此全赖陛下洪福,千岁庇佑,卑职等不过尽忠职守而已!”

“郑同知过谦了。”朱载墲抬手虚扶,示意他起身,随即对身后的总管太监吩咐道:“取本王的名帖,并纹银千两,绸缎百匹,赏赐郑同知及北镇抚司有功将士。另,备一份谢折,本王要亲自向皇上奏明此事,为北镇抚司请功!”

“奴才遵旨。”总管太监躬身应道。

“物归原主”的仪式,至此圆满完成。 表面上看,宾主尽欢,皆大欢喜。御赐之物失而复得,皇家的颜面得以保全;北镇抚司破案有功,加官进爵指日可待;永嘉郡王卸下了心头重负,可以继续安享富贵。

郑坤志得意满,又说了许多感恩和表忠心的话,这才带着手下恭敬地退出了漱玉轩。自始至终,他都未曾多看身后的沈炼一眼,仿佛他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背景。

沈炼随着众人默默退出。在走出漱玉轩大门,感受到外面秋日阳光的一刹那,他才几不可闻地轻轻吐出了一口压抑已久的浊气。他知道,郡王或许看出了什么,但选择了沉默和接受。这“圆满”的结局,是权力阶层基于共同利益而心照不宣维护的结果。

他回头,最后望了一眼那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静谧祥和的漱玉轩。轩内,永嘉郡王或许正独自摩挲着那方“失而复得”的镇纸,脸上是真正的欣慰,还是一丝难以言说的复杂,已无人知晓。

物,已归原主。

但某些东西,却永远也回不去了。

一场风波,终于在这片刻意营造的、皆大欢喜的祥和气氛中,落下了帷幕。而真正的暗流,则向着更深处,无声地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