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落网与定性(2 / 2)

他的脸上,先是紧张,继而眉头微展,最后化为一种如释重负的、混合着巨大喜悦的狂喜!

“好!好!好!”郑坤连说三个“好”字,将笔录重重拍在案上,“人赃并获,口供确凿! 此案,可以结了!”

他并非没有一丝疑虑。这口供,未免太过“顺畅”和“简洁”了。江南巨贾?无名高手?听起来像是江湖传奇话本里的桥段。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有了“凶手”,有了“动机”,有了“赃物”,人证物证链“完整”!这足以向永嘉郡王交代,向宫里交代,向所有关注此案的人交代!至于背后的真相是否如此?谁在乎? 深究下去,万一牵扯出不该牵扯的人,那才是灭顶之灾!现在这个结果,皆大欢喜!

“立刻!”郑坤霍然起身,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草拟结案陈词! 就按这个口径:江湖奇盗‘一阵风’,受江南不明巨贾重金雇佣,勾结无名飞贼,潜入永嘉郡王府漱玉轩,盗走御赐紫玉螭龙镇纸。经本官周密部署,奋力追查,已于今夜在城北将其擒获,赃物一并起获!案犯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老辣,补充道:“文笔要漂亮! 重点突出本官是如何明察秋毫、指挥若定、身先士卒的!至于沈炼那边……略提一句‘前期亦有排查之功’即可,莫要喧宾夺主!”

“是!卑职明白!”周康心领神会,立刻躬身退下,召集文案师爷连夜赶工。

数个时辰后,一份辞藻华丽、逻辑“严谨”、功绩斐然的结案卷宗,便摆在了北镇抚司指挥使陆绎的案头。

陆绎深夜被唤醒,披着外袍,在灯下默默翻阅着这份紧急呈报。他的目光深邃难测,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以他的城府和情报网络,岂会看不出这份卷宗里的诸多疑点和刻意斧凿的痕迹?江南巨贾?无名高手?这结论,太过儿戏。

但是……

他抬起眼,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永嘉郡王府的失窃案,牵扯御赐之物,本就敏感。之前迟迟未破,上面已有微词。如今,郑坤“迅速”破案,追回“赃物”,擒获“案犯”,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这无疑是最好的止损方式。若再深究下去,掀开的,可能就不是一个窃案,而是足以震动朝野的惊天秘闻。那后果,是他,乃至整个锦衣卫,都未必能承受的。

稳定,压倒一切。

陆绎缓缓合上卷宗,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提起朱笔,在卷宗末尾,沉稳地批下了“准奏,依例呈报”六个字。这既是认可,也是划清界限。案子是郑坤破的,功劳是他的,将来若有什么首尾,自然也由他一力承担。

卷宗被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入宫中。

养心殿的灯火,同样亮了一夜。御前的大珰们传阅后,心照不宣地交换了眼神。陛下需要的是一个交代,一个体面的结果。这个结果,虽然粗糙,但足够用了。至于真相?在紫禁城的红墙黄瓦之下,真相往往是最不值钱,也最危险的东西。

“准。着北镇抚司依律处置案犯,赃物发还永嘉郡王府。有功人员,另行叙赏。”

一道轻飘飘的口谕,从深宫传出。

一桩可能掀起滔天巨浪的大案,就在这层层默契、心照不宣的“盖棺定论”中,被迅速而“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落网与定性,完成了。

但真正的暗流,却在这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开始更加汹涌地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