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但清军主力数万,战力强悍,咱们这点人出去,就是杯水车薪。所以,咱们的战略是——固守待机,有限出击。”
“固守待机”,就是以铁石山的防御工事为核心,加固山口、暗堡,把火炮、火枪部署到位,确保山寨本身万无一失;同时,把山外归附村落的百姓、粮食,尽可能转移到山上,避免被清军劫掠。
“有限出击”,则是派出小股精锐——每队不超过五十人,由经验丰富的军官带队,配备后装枪和少量霰弹炮,在铁石山周边百里范围内活动。任务有三个:第一,救援被清军小股部队(百人以下)围困的百姓,把他们带回山;第二,打击清军的游骑和补给小队,抢他们的战马、物资,干扰他们的劫掠计划;第三,侦查清军的动向,一旦发现主力靠近,立刻回报,做好防御准备。
“简单说,”赵罗看着众人,眼神坚定,“咱们不主动找清军主力拼命,但也绝不允许他们在咱们的地盘上为所欲为。守住自己的家,护好周边的人,这才是咱们该做的。”
这番话,既照顾了长老们“自保”的顾虑,也满足了年轻军官们“抗清”的意愿,更兼顾了铁石山的长远利益。堂内瞬间安静下来,之前争论的双方,脸上都露出了认同的神色。
赵伯公捋着胡子,点了点头:“固守待机,有限出击,这个法子稳妥。”
赵石头也松了口气,抱拳道:“府主英明!只要能跟鞑子干,哪怕是小股出击,我们也愿意!”
赵罗见众人达成一致,立刻下令:
“赵虎,军务司负责挑选出击的精锐,每队配十杆后装枪、一门霰弹炮,强调‘打了就跑,不恋战’,严禁与清军主力接触;同时,加固山口防御,把所有火炮都部署到制高点。”
“赵诚,外情司加派斥候,与出击小队配合,确保情报畅通,一旦发现清军主力,立刻通报。”
“赵伯公,农政司负责组织人手,尽快把山外归附村落的百姓、粮食转移上山,务必在三日内完成。”
“老王,工造司继续全力生产武器弹药,优先供应出击小队和防御工事。”
“得令!”众人齐声应诺,之前的争论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致的决心。
散会后,议事堂外的操练场上,战兵们开始紧急集结,甲胄碰撞声、武器出鞘声此起彼伏;山外的归附村落里,农政司的吏员带着人,正组织百姓收拾行李,赶着牲畜往山上转移;工坊里,水力锻锤的“砰砰”声比往日更响,新的后装枪和霰弹炮正在快速生产。
铁石山的战争机器,再次全速开动。
只是这一次,他们面对的不再是腐败的明军,也不是涣散的流寇,而是来自北方的、更可怕的虎狼之师。
战略方针已定,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关乎铁石山的生死。而那些即将出发的小股精锐,将成为铁石山刺向清军的第一把尖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