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将计就计(2 / 2)

苏婉儿听得心头一喜——“库存粮草仅够一月”,这要是报给朝廷,朝廷说不定会趁虚来攻!

第三出“戏”,则利用了之前赵二狗被处罚的事。赵五叔公虽然知道处罚合理,可毕竟是自己的远房侄子,心里多少有点不痛快。外情司让赵二狗在营地的角落里“抱怨”,故意让苏婉儿撞见:“我叔公说了,府主现在越来越偏向外来人,咱们元从的人没地位!上次工坊要提个管事,本来该我叔公推荐,结果府主直接让了那个新来的老王!我叔公心里憋着气呢!”

苏婉儿听完,心里有了底——“赵五叔公对赵罗不满”,这不就是挑动内斗的好机会?

这三桩“情报”,都是半真半假:确实有实验型后装枪炸膛(但已经改进,只是故意留了几支“故障枪”在工坊);粮仓确实在调粮(但不是不够,是在往秘密粮仓转移,故意让表面的粮仓看起来存量少);赵五叔公确实对侄子被罚有点情绪(但绝无反心,只是被利用来演戏)。

苏婉儿把这些“情报”记在心里,又花了三天时间,确认了“细节”——比如真的看到工坊里有“炸膛的枪”,看到粮仓的粮堆确实比之前矮了,甚至看到赵五叔公和赵罗在工坊外“吵了两句”(其实是在讨论锻锤的改进)。

第七天傍晚,顺昌商帮的车队再次来交易。苏婉儿借着“送缝补好的军服”,偷偷和之前的那个伙计接触,把一个新的绣梅布包塞给了他——里面是写着三桩“情报”的纸条,用的是密语。

这一切,都被外情司的暗桩看得清清楚楚。暗桩一直跟到后山的秘密通道,看着商帮的车队离开,才悄悄返回禀报。

“情报送出去了。”赵诚对赵罗道,“按您的吩咐,咱们的人会跟着商帮的车队,看看他们把情报送给谁,也好摸清朝廷在山东的细作网络。”

赵罗点点头,目光望向山外。他知道,苏婉儿此刻肯定以为自己立了大功,却不知道,她传递的每一条“情报”,都是自己精心设计的诱饵。

而在山外,商帮的伙计带着布包,快马加鞭赶往山东布政使司的驻地。他不知道,自己的身后,已经多了两个不起眼的“货郎”——外情司的暗桩。

后勤营地里,苏婉儿坐在铺位上,借着油灯的光,慢慢绣着一朵梅花,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她觉得自己的任务完成得很顺利,用不了多久,朝廷就能根据她的情报,制定出针对铁石山的计划。

可她不会知道,从她踏入铁石山的那一刻起,就没有真正摆脱过监控;她自以为得计的“情报”,不过是赵罗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这盘反间谍的棋,才刚刚开始。而朝廷,很快就会为这份“假情报”,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