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山雨欲来(1 / 2)

铁石山的清晨还带着霜气,负责取情报的后生赵狗剩就从山外回来了。他怀里揣着块湿漉漉的青石板,石板背面用炭笔写着几行歪歪扭扭的字,是赵栓柱留在老槐树下的——按约定,这是“有要事”的记号。

赵罗正在工坊看新造的火枪枪管,接过石板时,指尖都透着凉。他把石板凑到晨光下,赵栓柱的字虽潦草,意思却清晰:“青石县报沂州府,称铁石山有‘悍匪’,聚百人,造兵器,拒官府。府里已准,调州卫营千人,不日将至。”

“千人……州卫营……”赵罗捏着石板的手紧了紧。州卫营不是县衙的衙役可比的,是正规军,有甲胄,有弓箭,甚至可能有火炮——之前那百十个杂兵都让他们费了番劲,这次来的是千人正规军,这仗怎么打?

他没耽搁,立刻让人敲响召集骨干的铜锣。片刻后,赵远、赵虎、赵伯公,还有火器组、工坊、战兵的头领都聚到了核心山洞。

“山外有动静了。”赵罗把石板递给众人传看,声音沉得像压了块铁,“刘坤把咱们报成‘悍匪’,请了沂州府的州卫营来,一千人,很快就到。”

山洞里瞬间安静下来。之前打退百十个官兵,靠的是地形和出其不意;可千人正规军,光人数就是他们战兵的二十倍,装备更是天差地别——没人再说话,连呼吸都放轻了。

赵虎攥着拳头,指节发白:“一千人?他们疯了?就为咱们这破山头?”

“不是为山头。”赵罗摇头,“是为咱们的铁,为咱们能造兵器的本事。官府怕咱们成气候,想趁咱们还没壮大,彻底踏平。”

赵远盯着石板,眉头拧成疙瘩:“州卫营有甲胄,有制式兵器,咱们的火枪才造了五把,战兵就五十人……硬拼肯定不行。”

“没说要硬拼。”赵罗看向众人,眼神却比刚才亮了些,“但也不能退。铁石山是咱们的根,退了,去哪?再找个山头?等官兵追上来,连喘息的余地都没有。”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坚定:“只能守。用咱们的铁,用咱们的枪,用这铁石山的地形,把他们挡在山下!”

“怎么守?”赵伯公急问,“人太少了。”

“人不够,就用兵器补;兵器不够,就抓紧造!”赵罗走到山洞壁的地图前,手指重重戳在“高炉群”和“工坊”的位置,“从现在起,所有人连轴转——”

“高炉组,三座炉子不许停!昼夜烧,用焦炭,拼命炼!坩埚钢优先造枪管,普通精钢造刀、造矛、造甲片,能多造一件是一件!”

“工坊,分两班倒!一班造火枪零件——枪管、簧片、击砧,按之前的标准,不许出半点差错;另一班造箭簇、铁弹、滚木,箭簇用精钢,铁弹磨圆,滚木都浇上松油!”

“火器组,除了造枪,还要加炼火药!硝石不够就去老墙根多刮硝土,硫磺不够让勘探队往深山找,按‘硝七磺一炭二’的比例提纯,每次配药加倍,但必须保证安全!”

“战兵,训练再加一倍!每日除了体能和冷兵器,火枪队要练到能十息内装弹、二十步内十发七中!再抽时间熟悉所有防御工事——哪里设滚木,哪里埋陷阱,哪里能藏人放冷枪,都要刻在脑子里!”

“还有防御。”他指向山口,“山口的石墙再加高半丈,顶宽拓到能站三个人,修两个箭楼,箭楼里留着放火枪;山坳周围的壕沟挖深三尺,灌满水,冻冰后在冰上撒碎石;把所有能藏人的山洞都打通,做备用粮库和伤兵营!”

一道道命令清晰、急促,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刚才还凝重的山洞里,渐渐有了动静——赵三叔公第一个应声:“高炉组没问题!我带着人轮班守,不睡觉也得把铁炼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