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石山的冬天来得又早又猛。一场大雪过后,山坳里白茫茫一片,梯田被积雪盖得严严实实,连崖壁上的枯草都结了冰碴。族人们缩在暖和的山洞里,吃着储存的杂粮和腌肉,虽不致挨饿,却总觉得嘴里淡得发慌——自秋收后,就再没尝过新鲜蔬菜的滋味了。
“要是冬天也能有口青菜吃就好了。”王氏搓着冻红的手,看着窗外的雪,随口念叨了一句。
这话没说几日,负责照看玻璃大棚的赵二婶就风风火火地跑进山洞,手里攥着一把绿油油的东西,脸上笑开了花:“小罗!小罗!快来看!大棚里的菜能收了!”
赵罗正在琢磨火枪的改进图纸,闻言眼睛一亮,跟着赵二婶往大棚跑。刚到棚外,就见几个妇女围着大棚的入口,探头探脑地往里看,嘴里还啧啧称奇。
掀开大棚门口厚厚的棉布帘(怕漏风特意挂的),一股暖烘烘的湿气扑面而来,带着泥土和植物的清香——和外面的冰天雪地简直是两个世界。
只见大棚里的土地上,整齐地长着一片绿油油的白菜,外叶宽大厚实,叶心嫩得泛着黄;旁边的垄沟里,埋在土里的萝卜冒出半截红缨,轻轻一拔就能带出一个圆滚滚的白萝卜,沾着湿润的泥土,看着就新鲜。
“前几日看还只是小嫩芽,这才几日,竟长得这么好!”赵二婶指着白菜,激动得声音发颤,“这玻璃棚子真神了!外面下着雪,里面竟能长菜!”
赵罗蹲下身,拨开一棵白菜的叶子——叶片饱满,没有黄叶,根须扎得扎实。他笑着点头:“成了!温度和湿度都合适,这法子管用。”
当初搭这个玻璃大棚时,不少老人还嘀咕过:“用那透明片子盖着,能挡风雪?别菜没长出来,片子先冻裂了。”连负责照看的赵二婶,也是每日小心翼翼地通风、浇水,心里没底。
没想到,这半透明的玻璃片虽不算完美,却把寒风挡得严严实实,阳光透过片子照进来,棚里的温度比外面高了足有十几度;赵罗教她们在棚角放了几个装水的陶罐,白天吸收热量,夜里慢慢释放,连霜冻都没受影响。播下去的白菜籽和萝卜籽,竟真在寒冬里扎了根、发了芽,长成了能吃的菜。
“快!摘些回去!让大家都尝尝鲜!”赵罗笑着招呼。
妇女们立刻动手,小心地拔起白菜和萝卜,不多时就摘了一小筐。刚出大棚,消息就传遍了山坳,连缩在山洞里的老人和孩子都跑了出来,围着那筐新鲜蔬菜看。
“这是……白菜?冬天里的白菜?”赵伯公捋着胡子,凑近了看,还用手摸了摸叶片上的水珠,“真水灵啊!”
“还有萝卜!红皮白心的!”孩子们踮着脚尖,好奇地戳着萝卜,眼睛亮晶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