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帐篷能拆下来当布料!”妇女们围着帐篷高兴地说,伸手摸着粗麻布,眼里闪着光——她们手里的针线早就快用完了,这些布料能给孩子做衣裳。
“还有盐!”赵伯公颤巍巍地拿起盐罐,打开盖子闻了闻,“够咱们吃两个月了!”
铁匠组的老匠人则围着地上的破刀枪打转,用手掂量着:“这铁虽差,回炉锻打一下,能做锄头、镰刀,比咱们自己挖矿省劲!”
赵虎带着人,把缴获的东西分类打包:兵器归铁匠组,粮食、盐巴搬进核心山洞,帐篷、棉被分给护卫队和老人,连破损的盾牌都没扔——拆了木头能烧火,铁皮能做工具。三个伤兵则被捆着,由两个队员押着往山寨走。
太阳升起时,搬运队伍才浩浩荡荡地回到铁石山。山坳里堆起了小山似的战利品:十几把铁刀、二十多支长枪、五面木盾、三顶帐篷、四床棉被、五袋杂粮、两罐盐巴、还有些油醋针线,甚至还有两匹没来得及带走的瘦马——虽瘦,却能拉货,是山里难得的牲口。
族人们围着战利品,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以前在赵家村,哪见过这么多东西!”一个中年汉子摸着杂粮袋,感慨道。
“还是小罗有本事!知道烧他们粮草,不然哪能缴获这么多!”
赵远站在战利品旁,看着儿子,眼里满是欣慰。这次不仅打退了官兵,还得了这么多物资,铁石山的日子,总算能松快些了。
赵罗却没只顾着高兴。他让赵虎清点完物资,又让人把三个伤兵带到空山洞审问,自己则走到那两匹瘦马旁,摸了摸马脖子——有了马,以后往山下运东西、探路都方便多了。
“小罗,都清点好了!”赵虎拿着清单跑过来,脸上笑开了花,“粮食够吃一个月,盐够两个月,兵器回炉能造二十把铁锄,帐篷能搭个临时营房!”
赵罗点点头,目光扫过兴奋的族人,朗声道:“这些东西,是咱们用刀枪拼来的,也是铁石山的底气!粮食分下去,让妇女们做顿饱饭;兵器交给铁匠组,尽快锻造成农具;帐篷搭在山口,给守寨的弟兄们挡风雪!”
“好!”族人们齐声应着,干劲十足。
阳光洒在铁石山上,照亮了山坳里的战利品,也照亮了族人脸上的笑容。这次溃败的官兵留下的不只是物资,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希望——它让所有人都明白,只要团结一心,有小罗的指挥,有精钢的锋芒,他们就能在这乱世里守住自己的家,甚至活得越来越好。
铁石山的风依旧冷,却吹不散空气中的暖意。清理完战场的族人扛着战利品往山坳里走,脚步轻快,眼里的光比往日更亮了——他们知道,这次胜利不是结束,是铁石山真正扎根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