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一道壁垒(1 / 2)

铁石山的日子,是从敲打石头和砍伐树木开始的。

安顿下来的头三天,赵罗没让族人歇着。山坳里的旧矿洞虽能遮风挡雨,却破败得很——有的洞口塌了半边,有的洞内潮湿渗水,还有的布满了碎石。当务之急,是先把这些洞修整成能住人的地方。

“爹,二叔公,咱们得分工。”赵罗忍着胸口的疼,在一块平整的石板上用炭笔勾画着,“先挑三个最大、最结实的主洞——一个住老人孩子和妇女,一个放铁匠工具和粮食,一个当临时的铁匠铺。剩下的小洞,清理出来当储物间。”

他指着图纸上的标记:“清理山洞时,先把碎石运出去,然后用石块把漏风的地方堵上,再用树枝和茅草铺顶,挡雨。最重要的是,每个洞都要留两个出口,一个正门,一个靠后崖的侧门——万一出事,能有地方逃。”

“留两个口?那不是更冷?”有族人不解。

“安全比暖和重要。”赵罗沉声道,“咱们在这儿落脚,防的就是官府和流寇。多一个出口,就多一条活路。”

众人虽觉得新鲜,却也没反驳——这孩子死过一次,心思比以前细多了。

接着是防御。山口那处隘路是铁石山的咽喉,必须守住。赵罗让赵虎带着青壮去砍山里的硬木,又让人搬运山脚下的大块青石。

“虎哥,栅栏不能这么扎。”赵罗看到赵虎正指挥人把木桩直接往土里插,赶紧走过去。

“那咋扎?”赵虎抹了把汗。

“得先挖沟。”赵罗用脚在地上画了个沟的形状,“沟要挖深些,至少两尺,把木桩削尖了头,底部用火烤硬,再斜着埋进沟里,桩子之间用藤条捆死,外面再用石块垒一圈,把缝隙填上。这样不仅结实,敌人也难从底下刨开。”

他又指着隘路两侧的崖壁:“崖上也不能空着。找些粗长的树干,一头削尖,斜着往下固定在崖上,就像朝下的矛。谁要是想从崖上爬过来,这些树干就能扎穿他。”

赵虎看着赵罗画的图样,眼睛一亮:“对啊!这么一来,不管是从路上冲,还是从崖上爬,都难进来!小罗,你这法子比直接插木桩管用多了!”

不光是栅栏。赵罗还记得现代纪录片里看过的简易了望塔的样子,他让几个手脚灵活的后生,在山口往里一点、视野开阔的一块巨石上,用四根粗木搭了个架子,再铺上木板,架起半人高的护栏——这就是最初的了望点,白天黑夜都派人轮流值守,手里拿着削尖的长杆,一旦有动静,就敲锣示警。

他还让人在通往山坳的小路上,挖了几个浅浅的陷阱,上面用树枝和浮土盖着,陷阱里插些削尖的木刺——虽未必能伤人,至少能迟滞敌人的脚步,给了望点报信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