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 > 第13章 自作聪明“改”园景,画蛇添足留笑柄

第13章 自作聪明“改”园景,画蛇添足留笑柄(2 / 2)

这位友人姓沈,名德潜,是江南着名的诗人、学者,也是文震亨的好友,对园林艺术颇有研究。沈德潜走到那盆杜鹃花前,仔细看了看,又看了看周围的景致,说道:“这杜鹃花本身倒是一盆好花,花色艳丽,长势茂盛,若是放在别处,比如热闹的庭院或者花坛中,定是一处美景。可放在‘海棠春坞’这里,就显得格格不入了。此院追求的是‘静’,而这杜鹃花则代表着‘闹’,一静一动,一雅一俗,根本无法相融。”

马骥站在一旁,听着文震亨和沈德潜的批评,脸上火辣辣的,心里充满了委屈和不解。他明明是觉得这盆花好看,想让小院变得更漂亮,怎么就成了“画蛇添足”“佛头着粪”了?他不服气地说道:“文先生,沈先生,我觉得这花挺好看的啊!鲜艳的颜色能让人心情愉悦,为什么一定要追求什么‘清寂’‘淡雅’呢?园子不就是让人赏心悦目的吗?”

“赏心悦目的方式有很多种,并非只有浓艳热闹才叫好看!”文震亨脸色严肃地说道,“园林之美,在于和谐统一,在于意境营造,在于各景之间的相互映衬、相辅相成。每一处景致,每一件陈设,都要为整体意境服务,不能随心所欲,胡乱添加。这‘海棠春坞’的美,就在于它的简洁、素雅、宁静,让人置身其中,能够静下心来,感受自然之美和文人之趣。你现在强行添加这盆杜鹃花,破坏了这种和谐,让整个小院的意境荡然无存,这不是添美,而是破坏!”

沈德潜也点头附和道:“震亨兄说得极是。造园如作诗,讲究起承转合,意境深远;又如作画,讲究疏密得当,虚实相生。这‘海棠春坞’便是一首清雅的小诗,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而这盆杜鹃花,就像是在诗中加入了一句粗鄙的俗语,在画中泼上了一团刺目的颜色,完全破坏了作品的整体性和艺术性。”

马骥被两人说得哑口无言,他看着那盆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搬来的杜鹃花,再看看文震亨和沈德潜痛心疾首的样子,终于意识到自己确实闯祸了。他之前对造园艺术的理解,不过是皮毛中的皮毛,只看到了表面的“好看”,却忽略了深层的“意境”和“和谐”。

“我……我只是觉得这里有点空,想加点东西让它更好看……”马骥低着头,声音小得像蚊子哼,脸上充满了愧疚。

“园林中的‘空’,并非真的空无一物,而是‘虚’,是为了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是‘虚实相生’的造园手法。”文震亨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一些,“马小哥,我知道你是好意,想让园子变得更漂亮。但造园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不能仅凭一时的兴致和肤浅的理解就随意改动。每一处景致的布局,每一件物品的摆放,都有其深意,都要经过深思熟虑。”

沈德潜也安慰道:“年轻人有想法是好的,但做事要谨慎,尤其是对待这种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园林艺术,更要心存敬畏,不可妄自菲薄,随意改动。这次就算是个教训,以后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自然就能理解其中的门道了。”

马骥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懊悔。他现在才明白,自己之前的那些“小聪明”和“小想法”,在真正的造园艺术面前,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他看着那盆杜鹃花,说道:“文先生,沈先生,我知道错了,我现在就把它搬回苗圃去。”

“那就有劳马小哥了。”文震亨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神色,“以后若有什么想法,不妨先和我商量一下,切勿再擅自行动了。”

“好的,文先生,我记住了。”马骥羞愧地说道。

他再次搬起那盆沉重的杜鹃花,虽然依旧很累,但此刻他的心情却和来时截然不同。来时是兴高采烈、充满期待,现在却是羞愧难当、懊悔不已。他一步一挪地将杜鹃花搬回苗圃,途中遇到了几个园丁,他们看到马骥满头大汗地搬着一盆杜鹃花,脸上露出了好奇的神色,却也没多问。

将杜鹃花放回原处后,马骥回到了“海棠春坞”。此时,文震亨和沈德潜正在小院里品茶,看到马骥回来,文震亨示意他过来坐下。马骥走到石凳旁坐下,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却觉得索然无味。

“马小哥,不必太过自责。”文震亨看着他失落的样子,安慰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造园艺术博大精深,我研究了几十年,也不敢说完全精通。你能有改造园景的想法,说明你对园子有了感情,只是方法不对而已。”

沈德潜也说道:“是啊,年轻人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后不知悔改。你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这就是进步。以后多跟着震亨兄学习,多观察园中的景致,慢慢就能领悟到造园的真谛了。”

马骥感激地看着两人:“多谢文先生,多谢沈先生。我以后一定会多学习、多观察,再也不会擅自改动园中的景致了。”

这件事很快就在园子里传开了,园丁们和文震亨的友人都知道了马骥“画蛇添足”搬杜鹃花的事情,纷纷当作笑谈。有人还给他起了个新绰号,叫“添足君”,和之前的“马墨猪”一起,成了园中的两大笑柄。

马骥对此也只能无奈接受,谁让自己确实犯了错呢。但这次的教训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其深厚的底蕴和内在的规律,不能仅凭一时的兴致和肤浅的理解就随意摆弄。对待传统文化,要心存敬畏,多学习、多思考,才能真正领略其精髓。

他胸口的挂坠,在马骥移动杜鹃花、破坏园林和谐时,传来一阵明显的、代表“失衡”与“冲突”的紊乱波动;当杜鹃花被搬回原处,小院恢复了原本的和谐宁静时,挂坠的紊乱波动渐渐平息,重新回归到对“完美平衡”意境的欣赏与记录中,光芒也变得温润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