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端纳,张学良走到书案前,重新铺开宣纸。
赵一荻默契地为他研墨。他提起笔,这一次,他没有再写“静待天时”,而是笔走龙蛇,写下四个铁画银钩的大字:
“砺志待变”
墨迹淋漓,力透纸背。
仿佛要将所有的不甘、愧疚、期盼与决心,都灌注其中。
……
上海,暗火新据点。
张宗兴接到了来自奉化方向的加密信息,是端纳通过杜月笙的渠道转来的,简述了张学良的近况和“砺志待变”的心境。
“六哥他……终于开始调整心态了。”张宗兴放下电文,轻轻吐出一口气。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一个意志消沉的张学良,远比一个被严密看管的张学良更让人担忧。
“但奉化那边的危机并未解除,”苏婉清在一旁提醒,她面前摊开着刚破译的零碎日文电文,
“我们截获到片段信息,影佐机关似乎对奉化发生的‘袭击’非常关注,正在搜集相关情报,动机不明。”
张宗兴眉头微蹙。日本人关注奉化?是想借机挑拨,还是另有所图?
联想到影佐的老辣,这绝非好事。
“另外,”苏婉清继续汇报,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工部局那边的压力越来越大,杜先生的人传来消息,最迟后天,恐怕就会有几处‘例行检查’落到我们和杜先生名下的产业头上。”
危机迫在眉睫。
张宗兴目光扫过据点内忙碌而紧张的弟兄们,最后落在苏婉清身上。
她眼底带着血丝,但神情专注而坚定。那封伪造电文像一根刺,横亘在他们之间,但在共同的敌人和生存压力面前,他必须选择信任。
“婉清,”他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
“撤离和隐蔽计划,由你全权负责调度。我相信你的判断和能力。”
苏婉清微微一怔,抬眼看向他,对上他那双深邃而此刻写满信任的眼睛。一股暖流冲散了连日来的压抑与委屈,她用力点了点头:
“明白,我会处理好。”
这一刻,工作上的绝对信任,暂时压过了私下的疑虑。
张宗兴又看向阿明:“监视小组不能撤,但要更隐蔽。我们要知道工部局和黑龙会动手的确切时间、地点和规模。”
“是,兴爷!”
命令下达,整个“暗火”在苏婉清的统筹下,开始高速且无声地运转起来。人员化整为零,物资通过秘密通道转移,联络方式再次变更。
与此同时,杜月笙和司徒美堂的人也在外围布下层层迷雾与障碍,尽力拖延和干扰对方的行动。
上海的夜空下,一场针对“暗火”的围剿与反围剿,在无声中激烈上演。
而在奉化,一颗沉寂多时的心,正在绝望的囚笼中重新燃起不屈的火焰,与远在上海的兄弟遥相呼应。
山雨欲来,风已满楼,
但这一次,黑暗中磨砺的刀刃,已准备好迎接更猛烈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