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
消息传到上海时,张宗兴正对着墙上那份密密麻麻写满牺牲者代号的名单沉默。
阿明的肩伤在杜月笙安排的德国医生治疗下已渐好转,但眉宇间的阴霾却挥之不去。
李振邦失去的左臂伤口开始愈合,但心中的创痛与对赵铁锤的愧疚,让他时常对着窗外发呆。
整个“暗火”和归来的洪门残部,都笼罩在一层悲壮而压抑的气氛中。
那近九百个名字,如同沉重的石碑,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就在这时,一封来自日本横滨、通过极其隐秘的商船渠道辗转送抵的电报,被“账房”用颤抖的手捧到了张宗兴面前。
电报用的是洪门内部最高级别的密码,译出的内容只有寥寥数字:
“磐石未碎,陷于敌后,待机而动。锤。”
“磐石”是赵铁锤在“暗火”内部的代号!
张宗兴猛地站起身,一把抓过电报纸,反复看了三遍,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阿明和李振邦闻讯赶来,看到电文内容,李振邦那只独臂猛地攥紧,虎目瞬间通红,阿明则长长舒出了一口压抑已久的气。
“锤子……锤子还活着!”李振邦的声音带着哭腔,又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
原来,当日在黑龙会总部外的交叉路口,赵铁锤抢过机枪断后,面对潮水般涌来的日军,他确实抱定了必死之心。
打光所有子弹后,他引爆了身上携带的、本用于最后时刻与敌同归于尽的大量炸药。
剧烈的爆炸确实吞噬了他所在的那个街垒,也将冲在最前面的日军炸得人仰马翻。巨大的冲击波将赵铁锤狠狠掀飞,撞进了一栋半塌建筑的废墟里,瞬间被断裂的房梁和砖石掩埋。
也正是这厚重的废墟,在后续日军清扫战场时,奇迹般地遮掩了他微弱的气息和身形。
他在黑暗和剧痛中昏迷了不知多久,直到被附近几个胆大的、在战后偷偷返回寻找财物或亲人遗物的日本平民发现。
这几人并非军国主义狂热分子,其中一位老妇人甚至曾在东北生活过,懂得几句中文。
他们发现赵铁锤还有一丝气息,或许是出于乱世中残存的一点怜悯,或许是看他衣着与日军不同,竟冒险将他从废墟中拖出,藏匿了起来。
赵铁锤浑身多处骨折,内腑受创,伤势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