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如染,华灯初上。
一九三五年深秋的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在渐浓的夜色中次第亮起璀璨的灯火,
如同一条镶嵌在黄浦江畔的宝石项链,与江中倒影交织出一片流光溢彩、亦真亦幻的迷离世界。
空气中仿佛都漂浮着金钱、权力与欲望混合的独特气息,这便是十里洋场,风云际会的上海滩。
而今晚,这片浮华之地的焦点,汇聚在了公共租界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一栋新近修缮一新的五层西式建筑上——“仙乐门”夜总会。
巨大的霓虹招牌以优雅的Art de风格勾勒出其名,在夜色中变幻着瑰丽的色彩,吸引着无数过往行人与车辆的目光。
“仙乐门”门前,早已是车水马龙,冠盖云集。
黑色的雪佛兰、福特轿车鱼贯而至,身着白色制服的印度巡捕(锡克教徒)与青帮弟子混杂在一起,维持着秩序,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遭。
从车上走下的人们,男的多是西装革履或长衫马褂,气度不凡;女的则身着最新款的旗袍,佩戴着闪亮的珠宝,巧笑倩兮,摇曳生姿。
这里有上海滩的金融巨子、实业大王,有各大报馆的主笔、洋行的买办,有政界名流、学界泰斗,甚至还有几位领事馆的官员及其夫人,
当然,也少不了青帮、洪帮内有头有脸的各位爷叔。
他们或彼此寒暄,或低声密语,脸上都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微笑,步入那扇旋转的玻璃大门。
大门之内,又是另一番天地。
宽敞无比的大厅,穹顶高悬着巨大的水晶吊灯,折射出万千光芒。光滑如镜的舞池地板,四周环绕着铺着白色桌布、摆放着银质餐具的卡座。
一支来自菲律宾的爵士乐队正在舞台上演奏着慵懒而迷人的旋律,萨克斯风的声音如同醇酒,流淌在每一个角落。
空气里弥漫着高级雪茄、法国香水和女人们身上馥郁的香气。
杜月笙穿着深色长衫,外罩一件团花马褂,面带他那标志性的、令人捉摸不透的笑容,站在大厅入口处亲自迎客,与每一位重要的来宾拱手寒暄。
他身边站着几位青帮元老,更衬托出其不凡的地位。
而真正掌控着今晚场面、隐于幕后的,是化身为“仙乐门”总经理“钟先生”的张宗兴。他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站在二楼的环形走廊阴影处,冷静地俯瞰着下方喧嚣的人群。
他的目光锐利如鹰,看似随意,却将在场每一个人的神态、交谈对象尽收眼底。
“兴爷,法租界巡捕房的拉法尔总监到了,带着夫人。”
“公共租界工部局的英国董事约翰逊先生也来了,看来杜先生的面子够大。”
“那边穿灰色长衫的是《申报》的副主编,旁边那位是南京来的财政部参事……”
化了妆、身着侍者制服的阿明,不时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张宗兴身边,低声汇报着重要来宾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