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北上的列车(2 / 2)

此时上海传来急电:

日军发动总攻!十九路军弹尽粮绝,被迫后撤!杜月笙重伤!

张宗兴心急如焚,却无法立即返回。

他电告杜月笙:“实施‘涅盘计划’。”

所谓“涅盘”,是焚毁所有重要设施,不给日军留下完好物资。

同时组织难民大转移。

危急关头,各地爆发更大规模抗日浪潮:

?广州十万工人游行,要求北上参战

?四川军阀刘湘宣布“川军愿效死”

?连偏远的青海都派出骑兵千里驰援

特别是上海市民。在军队撤退后,他们用桌椅、沙包筑起街垒,用菜刀、棍棒与日军搏斗。许多老人、妇女为掩护年轻人转移,故意暴露自己吸引火力。

延安,

毛泽东果断下令:红军东渡黄河,挺进华北敌后!同时公开发表《告全国同胞书》,宣布愿接受国民政府改编。

这份宣言震撼全国。连蒋介石都不得不承认:“共产党这一手,抢尽了民心。”

北平,

张宗兴伤稍好转,立即着手整顿北平防务。他发现城防空虚,连像样的高射炮都没有。

“必须争取时间。”他建议张学良,“可以用谈判拖延日军进攻。”

于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谈判戏”上演。张学良派人与关东军周旋,故意在细节上纠缠。暗地里,抓紧加固工事,调配兵力。

......

1933年元旦,一个寒冷清晨。

热河前线突然传来巨响——日军提前发动进攻!

但出乎意料,他们在中国军队预设的雷区损失惨重。

杜月笙组织的敌后游击队切断了日军补给线。

日本国内舆论哗然,反战声浪高涨。

与此同时,国际形势变化:美国宣布对日禁运石油!英国冻结日本资产!

“时机到了!”张宗兴激动地说,“六哥,该反攻了!”

但就在张学良准备下令时,南京连发十二道金牌:

“严禁主动出击!违者军法处置!”

蒋介石甚至派嫡系部队监视东北军,严防“擅自行动”。

......

深夜,张学良与张宗兴对饮。

“宗兴,我可能要做个悖逆之人了。”

“六哥是指...”

“兵谏。”张学良眼中闪着决绝的光,“逼蒋抗日。”

张宗兴心中巨震。

他知道历史上西安事变的重要性,但没想到自己竟成为推动者之一。

“我陪六哥。”他郑重举杯。

两只酒杯相碰,注定改变历史的车轮开始转动。

此时窗外,北平飘起大雪。

白色覆盖了这座古都,也暂时掩盖了即将到来的风暴。

而远在上海,杜月卿从病床上坐起,对心腹说:“准备一下,该去香港了。”

乱世中,每个人都在做出自己的选择。

有的为义,有的为生,但共同编织着这段血与火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