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2 / 2)

周凛月和艾达奶奶紧紧拥抱在一起。艾达奶奶那双饱经风霜、惯于编织温暖的手,此刻却微微颤抖着,轻轻拍着周凛月的后背。周凛月把脸埋在老人带着淡淡羊毛和炉火气息的肩头,眼泪无声地浸湿了对方的衣襟。

“好孩子,好孩子……”艾达奶奶的声音哽咽着,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反复说着,“一定要再回来看看……一定……” 她粗糙的手指拂过周凛月的头发,像对待自己远行的孙女。

“艾达奶奶,我们一定会的!”周凛月用力点头,抬起泪眼朦胧的脸,努力挤出笑容,“您和埃纳尔爷爷一定要保重身体!等我们再回来,还要吃您做的越橘派!”

另一边,陈星灼正将几个沉甸甸的、塞得鼓鼓囊囊的户外保温箱搬到厨房角落。她动作麻利,神情一如既往的平静,只是眼底深处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舍。这些箱子里,装满了她从空间里精心挑选出来的“礼物”——各种耐储存的顶级肉类(牛排、羊排、鸡胸肉)、成盒的新鲜鸡蛋、种类丰富得惊人的蔬菜水果、几大包高品质的意面和米,还有周凛月爱吃的各种进口零食、巧克力、果汁饮料……甚至还有几瓶不同风味的中国白酒和几瓶上好的红酒。她甚至不动声色地“变”出了几盘昨晚刚出锅、还冒着热气的硬菜:一整只油亮诱人的烤鸡,一大盆色泽红亮的红烧牛肉,还有一大盒晶莹剔透的虾饺。香气瞬间在厨房弥漫开来。

埃纳尔爷爷看到这些,冰蓝色的眼睛里充满了惊讶、感激,以及更深的伤感。他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只是走上前,用力地、重重地拍了拍陈星灼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上回那三个年轻人到现在还音讯全无,搜救似乎陷入了僵局,而这两位礼貌、独立、又如此温暖贴心的姑娘却要离开了。生活就是这样,离别才是常态,美好的相聚总是短暂。

“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她。”埃纳尔的声音低沉而郑重,目光扫过还在和艾达奶奶依依惜别的周凛月,又回到陈星灼脸上,“像现在这样,一辈子……恩爱到老。” 这位沉默寡言的冰岛老人,用最朴素的词语,送上了最深的祝福。

陈星灼迎上他的目光,眼神坚定,郑重地点头:“会的。您和艾达奶奶也保重。” 她伸出手,给了这位如同坚冰般冷硬、内心却无比温暖的长辈一个短暂而有力的拥抱。

周凛月也擦干眼泪,走过来和埃纳尔拥抱告别:“埃纳尔爷爷,谢谢您!我们会想你们的!”

最后,四人再次紧紧拥抱在一起。小屋外寒风呼啸,小屋内离情依依。千言万语都化作了无声的珍重和眼中闪烁的泪光。陈星灼最后环视了一眼这个承载了她们极光、求婚、温暖年夜饭和无数静谧时光的悬崖小屋,牵起周凛月的手,提起行李,推开了厚重的木门,步入了格里姆赛岛永恒的、铅灰色的黎明之中。埃纳尔和艾达站在门口,久久地挥手,直到她们的身影消失在通往小型机场的、被风雪覆盖的小径尽头。

辗转回到雷克雅未克,再踏上漫长的洲际航班。近二十个小时的飞行,跨越了时区和季节。当飞机终于降落在熟悉的城市机场,踏上祖国的土地,呼吸到那带着一丝熟悉尘嚣的空气时,一种复杂的“回家”感才真正涌上心头。

在去往雷克雅未克机场的路上,陈星灼就拿出手机,拨通了国内长期雇佣的钟点工阿姨的电话,言简意赅:“张姨,麻烦您今天去家里,里里外外彻底打扫一遍,开窗通风,床品都换掉。我们这几日到家。” 电话那头传来爽快的答应声。这次出门实在太久了,北欧的冰雪气息需要被熟悉的生活味道取代。

到家,打开门。一股被阳光晒透的、混合着清洁剂淡淡清香的温暖气息扑面而来。张姨看着应该离开不久,窗明几净,地板光可鉴人,连绿植的叶子都显得格外精神。疲惫感瞬间涌了上来,尤其是对周凛月来说。倒时差对她而言永远是场酷刑,脑袋昏昏沉沉,像塞满了湿透的棉花,眼皮沉重得抬不起来,走路都感觉在飘。

“星灼……我好晕……”她踢掉鞋子,像只被抽掉骨头的猫,直接瘫倒在客厅柔软的沙发上,发出含糊的哀鸣。

陈星灼把行李放好,倒了杯温水走过来,蹲在沙发边:“喝点水。先去洗澡,然后好好睡一觉。”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动作依旧沉稳有力。她半扶半抱地把晕乎乎的周凛月弄起来,推进浴室,帮她调好水温,甚至挤好了牙膏放在漱口杯上。看着周凛月懵懵懂懂地开始洗漱,她才转身去整理行李,把需要清洗的衣服分拣出来,把带回来的小纪念品归置好,又检查了一下家里的水电煤气。

等她把周凛月安顿进温暖干燥的被窝,看着对方几乎是沾枕即睡,呼吸变得均匀悠长后,陈星灼才去快速冲了个澡,再休息。

倒时差的日子总是混乱。周凛月昏天黑地地睡睡醒醒,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种“我是谁我在哪”的懵懂状态。而陈星灼,即使同样需要调整生物钟,却依然承担起了“定海神针”的角色。她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堆积的事务:查看赵刚发来的仓库照片——果然,过年期间虽然快递停运但还是积压了不少,雨棚下的货物又堆得快溢出来了,照片里赵刚比了个无奈又干劲十足的“oK”手势。她立刻给赵刚和李峰分别打了电话,声音清晰,指令明确:

“赵刚,明天要是有货到,天气好的话,就先安排堆到仓库门口。”

“李峰,年十六,农场那边准时送货。品类和数量按年前最后确认的清单走,新鲜度是第一位的。”

电话那头传来两人精神十足的应答。

当周凛月终于从时差的泥沼中挣扎出来,能清醒地坐在餐桌前吃陈星灼煮的青菜肉丝面时,一种脚踏实地的“回归”感才真正落定。窗外是熟悉的城市景象,耳边是陈星灼在阳台打电话安排工作的低沉嗓音,鼻尖是热汤面的香气。北欧的极光与冰原如同一场瑰丽而遥远的梦,而眼前这带着烟火气的忙碌与安稳,才是她们扎根的土地和奔赴的未来。

晃了晃小脑袋,赶紧吃完去仓库点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