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菜:徽州卤味拼(徽)、水晶肴肉(浙)、潮式卤水鹅掌翼(粤)、白灼章鱼(闽)、老醋蜇头(浙)、麻酱油麦菜。
热菜:黄山炖鸽(徽)、问政山笋(徽)、毛豆腐(徽)、红烧大黄鱼(浙)、龙井虾仁(浙)、东坡肉(浙)、白灼基围虾(粤)、清蒸海鲈鱼(粤)、蚝皇鲜鲍片(粤)、佛跳墙(闽,需时间,可做简化版)、闽南姜母鸭(闽)、爆炒双脆、干煸四季豆、上汤时蔬、水煮牛肉、回锅肉。
汤:徽州一品锅(徽)、粤式老火例汤(粤)。
陈星灼快速扫过清单,目光在“佛跳墙(简化版)”上略作停留,点了点头:“可以。时间有限,佛跳墙简化处理很合理。各位师傅,接下来就看你们的手艺了。灶台、工具随意使用,需要任何协助,找李峰。”
“好嘞!”老方师傅洪亮地应了一声,脸上瞬间没了刚才的沉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即将投入战斗的兴奋和专注。他猛地一挥手,对着自己的徒弟小顺和旁边另一个徽菜师傅带来的年轻徒弟喊道:“小子们!动起来!五花肉、前腿肉、猪耳、猪舌……统统拿出来焯水!小顺,你负责刮猪毛,给我刮得一根不剩!二牛,去,大葱切段,生姜拍扁,蒜头剥皮!快!”
他这一嗓子,如同吹响了冲锋号。整个临时厨房瞬间被点燃!
陈星灼看这边有条不紊的开始了,就先带着周凛月出去,打算先去雨棚那边清点下到的货物。清点清楚,试完菜,再回去休息。凛月感冒才好,现在还有点虚。
就在这时,厨房门口传来一阵响动。赵刚风风火火地回来了,身后跟着两个人。一个是个子不高、体型微胖、笑容憨厚、穿着白色面包师制服、戴着高高厨师帽的小伙子,手里拎着几个大袋子,里面塞满了高筋面粉、酵母、黄油、糖粉、各种坚果和果干。另一个则是个年轻姑娘,看起来二十出头,扎着利落的丸子头,穿着干净的白色中式厨师服,身姿挺拔,眼神沉静,手里也提着袋子,能看到糯米粉、澄面、豆沙馅、莲蓉馅等中式面点的原料。正是擅长西式面包的小戴师傅和擅长中式面点的小章师傅。
“陈总!周总!东西也买齐了!”赵刚抹了把汗,大声汇报。
陈星灼点点头,迎了上去:“辛苦了赵刚。两位师傅,地方你们自己看,工具那边有专门的面点操作台和发酵箱、烤箱。需要什么特殊工具或者原料,立刻跟李峰说。时间紧,也请两位各显身手吧。”她的目光扫过小章师傅沉静的脸庞和小戴师傅憨厚却透着自信的笑容。
小戴师傅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好嘞!陈总您就瞧好吧!保证香喷喷!”他立刻走向靠墙设置、设备齐全的面点操作区,放下袋子,动作麻利地开始检查烤箱温度和发酵箱湿度,一副摩拳擦掌的样子。
小章师傅则显得安静许多,只是微微颔首,声音清晰悦耳:“明白,陈总。”她拎着自己的袋子,走向另一侧同样配备了案板、蒸笼、压面机等工具的区域。她先环顾了一下环境,然后有条不紊地开始整理自己的“战场”:铺好干净的案板,摆好需要的工具,将带来的原料分门别类放好,动作轻柔却极其高效。她拿出带来的糯米粉和澄面,按比例混合,又取出一小袋墨绿色的粉末——是抹茶粉。接着是煮红豆、准备馅料……整个过程安静专注,仿佛周围热火朝天的炒菜声都与她无关,自成一个沉静的小世界。
------------------------------------------------------------------------------------------------------
厨房的喧嚣和美食的香气被暂时抛在身后。两人穿过空地,走向仓库另一端的巨大雨棚区。这里没有安装那么多照明,光线显得有些昏暗,空气里漂浮着淡淡的灰尘和纸箱的味道。
只见雨棚下,各种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包裹堆积如山,几乎占据了小半个篮球场的面积。纸箱层层叠叠,有些被压得有点变形,上面贴着五颜六色的快递单,打印的发货信息密密麻麻。
开了那扇只有她和凛月能开启的仓库大门。陈星灼开来了小型的叉车,一样有把有托盘的货物都转移进了仓库。
等雨棚里所有货物都放进仓库,已经接近一个小时了。两人也没叫人帮忙,开始拆箱整理。每拆一箱,物资都会直接被转移到她俩的空间里,只留下空箱子放在货架上。
周凛月看着这遍地的纸箱有点懵,不止她买的这些,还有上一回陈星灼买的电子用品还堆在角落里没有拆封,而外面快递还在源源不断的到来。拉了拉埋头拆箱的人,说道:“星灼,我们每天要来这边上班了,要不住”煤球”里吧。”
陈星灼的目光扫过这片凌乱的“战场”,落在周凛月略显苍白的脸上。凛月的感冒虽然好了,但精神头明显还没完全恢复。她沉吟片刻,摇了摇头:“再等等。我们那房子还在挂牌,现在搬进来,人多眼杂,总归有些不方便。更何况,”她声音压低,带着一种指向未来的凝重,“我们后面还要出去,堡垒的建设进度要盯,洛杉矶那边核聚变的项目得亲自去盯一眼,荷兰的船…也得去看。东南亚的几个港口,将来会是物资的重要中转站,我们得提前熟悉路线,接收那些漂洋过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