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山间的日子(2 / 2)

云阳却猛地睁开眼睛,满脸兴奋:“爷爷!我做到了!我把它‘托’起来了!”

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但这意味着他真正意义上,第一次主动地、成功地用神念影响了实物!

禹老点了点头,眼中有一丝赞许,但更多的是凝重。云阳的进步速度,远超他的预期。这固然是好事,但也意味着,那潜在的危机恐怕比预估的来得更快。

“不错。”禹老语气平淡,“水无常形,顺势而为则易,逆势强求则难。你方才乃是顺势微微引导,而非强行控水,此乃正理。记住这种感觉。”

他又指向溪水中一块被冲刷得圆滑的鹅卵石:“现在,尝试将你的意念,凝聚成一股‘力’,推动这块石头。”

云阳兴致勃勃,再次凝神,将意念锁定那块鹅卵石,想象着一股水流冲击而去。

然而,这一次却艰难无比。鹅卵石沉寂厚重,与流动的溪水截然不同。他感觉自己的意念撞上了一堵沉甸甸的墙,难以撼动分毫。尝试了数次,鹅卵石纹丝不动,反倒是他自己累得额头冒汗,精神疲惫。

“感受到区别了吗?”禹老道,“水行之力,活泼易动,易于引导。而土行之力,厚重藏纳,更重于‘引动’与‘承载’,而非‘推动’。金行之力,坚利内敛,需‘共鸣’而非‘硬撼’。木行之力,生发条达,需‘滋养’而非‘催逼’。火行之力,升腾转化,需‘点燃’而非‘压制’。五行特性各异,运用之法,天差地别。”

云阳若有所悟,缓缓点头。爷爷是在教他,不仅要感知到它们,更要理解它们独特的“性格”,才能更好地与之沟通、借用。

接下来的日子,云阳的练习变得更加有的放矢。

对着溪水,他练习“引导”和“托举”;对着大地,他练习“感应”和“轻微震颤”;对着阳光,他练习“汇聚”温暖;对着林间草木,他练习感知其“生机”流转;甚至对着禹老偶尔找出的一些普通铁器矿石,他尝试去感知其中那丝微弱的“锋锐”之意。

他依旧无法修炼真气,体内空空如也。但他的神念,却在一次次与天地五行的沟通中,变得越发凝练、敏锐、坚韧。

这一日深夜,万籁俱寂。

熟睡中的云阳,眉心处那点禹老留下的五行本源感悟封印,忽然极其轻微地闪烁了一下,一丝微不可查的五彩流光逸散出来,融入他的四肢百骸。

睡梦中的云阳,无意识地翻了个身,口中发出一声模糊的呓语。

几乎在同一时间,远在数十里外,正盘膝坐在一棵古树树冠之上、如同融入夜色的【煞】,猛地睁开了猩红的双眼!

他手中的源晶剧烈震颤,光芒陡然大盛!

“又出现了!”【煞】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暴戾,“这次更清晰!就在正前方那座山里!全速前进!封锁那片区域,一只虫子也不许放跑!”

五道恐怖的魔影,如同黑夜中扑食的巨枭,带着令人窒息的威压,悄无声息地向着那座已然在望的、笼罩在宁静月色下的山林,合围而去。

山雨欲来,风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