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锦成粮丰(1 / 2)

晨光刚染亮邹城的屋檐,斥候便捧着几块金属片冲进府邸。曹复正对着案上的粮册出神,指尖还沾着麦壳的碎屑,闻言立刻起身。

“安国君,按您的吩咐搜查河湾周边,找到三块类似的金属片!”斥候单膝跪地,双手递上金属片,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曹复接过金属片,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三块金属片的纹路能相互拼接,组合成半个扭曲的圆形,缺口处的线条隐约指向南方,与龟甲上的“云梦”符号有几分呼应。

他将金属片在案上排列整齐,指尖摩挲着纹路的接口,掌心渐渐出汗。心里嘀咕:这纹路拼起来像个祭坛的轮廓,潜龙会果然和云梦泽的祭祀脱不了干系,就是不知道完整图案藏着什么。

“继续扩大搜查范围,重点排查泗水沿岸的古渡口。”曹复吩咐道,“发现任何带类似纹路的物件,立刻带回。”

“诺!”斥候躬身领命,转身时铠甲的铁环碰撞作响,消失在庭院的晨光里。

曹复收起金属片,揣进怀里,起身前往织锦坊。沿途的街巷里,百姓们正围着分发农书的官吏,竹简上的活字印刷字迹清晰,不少人踮着脚,指着上面的水车图纸议论纷纷,脸上满是好奇。

织锦坊内,丝线的清香混着桐油味扑面而来。林氏正捧着一匹新织的锦缎,见曹复进来,眼睛一亮,快步迎上前:“安国君!您看!蚕丝织锦成功了!”

锦缎呈淡青色,上面织着简单的云纹,丝线细密光滑,触感柔润,比齐国的锦缎还要鲜亮。新合金织机的梭子还在转动,“嗡嗡”声里,又一段锦纹渐渐成型。

“太好了!”曹复伸手抚摸锦缎,指尖划过丝线的纹路,心里涌起一股喜悦。这锦缎要是卖到各国,既能换取铜铁盐,还能打响鲁国的名号,比单纯卖粮食划算多了。

林氏笑着道:“这织机太好用了,属下还试着在锦缎边缘织了暗纹,既好看,还能防伪。”她指着锦缎边角,果然有一圈极细的鲁国旗帜纹路,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立刻组织量产。”曹复道,“挑选手艺好的妇人,分三班赶工,第一批锦缎先送抵齐国和魏国,看看市场反应。”

“诺!”林氏应声,转身吩咐工匠们准备原料,脸上满是干劲。

离开织锦坊,曹复前往城外的粮仓。十二座巨大的粮仓排列整齐,外墙用新合金薄片加固,屋顶铺着防水的桐油毡,墙角还挖了排水沟,防止雨水浸泡。

曹远正指挥农夫们往粮仓里搬运粮食,新收的麦粒装在陶瓮里,层层叠叠,麦香浓郁。见曹复过来,他抹了把汗,笑道:“安国君,粮仓都按您的法子改造好了,新合金薄片防潮,陶瓮密封,还在粮仓周围挖了陷阱,防止鼠患!”

曹复走进粮仓,里面干燥通风,麦粒堆得齐腰高,抓起一把,饱满干爽,没有丝毫潮湿发霉的迹象。他想起现代的粮仓储存技术,心里嘀咕:没有烘干机和防腐剂,能用这些土办法保住粮食,也算是不错了。

“再在粮仓顶部装几个通风筒。”曹复道,“用竹筒和新合金网罩,既能通风,又能防止飞鸟进去糟蹋粮食。”

曹远连连点头:“属下这就去办!有了这些法子,就算存上三年,粮食也不会坏!”

粮仓外的空地上,几名工匠正在安装测水器的警报装置。新合金打造的铜铃挂在木杆上,浮石带动齿轮,水位一旦超标,铜铃便会发出清脆的响声,穿透力极强。

“安国君!测水器的警报装置调试好了!”之前设计测水器的学生跑过来,手里拿着扳手(新合金打造的简易工具),脸上沾着油污,“您听听这铃声,就算在三里外也能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