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苗乡警事 > 第135章 第一身份办 第三视觉看

第135章 第一身份办 第三视觉看(1 / 2)

风浪越大鱼越贵,血水越浓蚂蟥越多。

大家不愿意去碰的案件方轻源碰了,现在碰出肥肉也碰出了问题,那么就给了其他单位钻空子的机会:我们来帮忙解决小问题,但是肉得分一坨。

至于大问题,那还是你的!

所以,魏杰的意思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不仅州局、省厅动心,就连云阳市公安局这样的单位,都想过来分一杯羹。

总不能只让他们解决问题,不给他们好处吧。

“来来来,先吃点。”魏杰给我盛了一个小果盘,推到我的面前。他说,安心吃饱,那些人反不了天,吃完之后他再组织开个会,听听大家的意见。

魏杰特意跟我强调,在这起案件的办理过程中,我要认认真真干,履行好邛山县公安局分管领导的职责。同时,更要用“第三只眼”去看,看案件办理的过程、观察每一个人的态度,学会从管理者的立场去处理好事情,将来等我当上局长的时候,才懂得该怎样来处理和搞定这一类的事。

常务同志还真看得起我啊,在我还是副科级的时候,就帮培育副县长级的能力。

说起来,这也是有人传帮带的好处。如果没有魏杰的指点提携,我就只会跟个埋头拉车的牛一样,心想的是如何犁完这一垅地早点休息;现在他这么一点拨,我的思维转换成了指挥牛犁地的人,思考的是用哪一头牛犁哪一垅地的问题。

有点像修仙那样,悟了。

从这里我也反思一个现象。我们大多人看不惯二代,觉得他们凭借后台支撑,顺风顺水、平步青云。可我们应该承认的是,在职场上打拼,二代们确实要比我们更得心应手,毕竟经过家庭日积月累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他们的方法和眼界要高得太多,确实强。

这不是能力的问题,是根基。当我们完全理解他们的那一套之时,已经韶华已逝,错过了最佳时期。

魏杰组织召开了邛山县案件的协调会,会议由我汇报当前邛山县案件的进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困难。再由法治、经侦、治安、指挥、督察等警种发言。

按照魏杰的提点,我一边做记录,一边以旁观者、上位者的角度来观察揣摩参会人员的反应和心思,确实有意思得很。

经侦支队首先发言,发言的是支队长强哥。强哥上来就是骂娘,把方轻源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轮,说一个县四个人就敢动这样的案件,简直是无法无天。骂完之后,强哥就表现得很担忧的样子,说是这种涉众案件邛山公安估计吃不下。他建议将案件收上来给州局来办,涉案财物先由州局保管,抽调经验最丰富的炉山、青龙等县的民警来主办,那样的话能保证有个圆满的结局。

强哥是由前青龙县公安局长调整过经侦支队来的,说话办事老成得很。各位好好分析一下他话里的意思,先是强调邛山经验不足、警力不足,得把涉案财物收上来,再由炉山和青龙组成专案组接手案件。

这种“明抢”的算盘,方轻源在邛山听见了都得要骂娘。合着邛山县公安局忙活了几个月,不仅要案件要上交,财物也全部要收上去?

那邛山还折腾个嘚啊?

经侦支队长为什么要提青龙,那肯定是胳膊肘往自家拐,虽然他已经卸任,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博个好名声,并且兼具照顾一下留在那里的坛坛罐罐。而且拉上炉山好处多多,炉山市局局长诸葛于杰可是兼着州局的副局长呢,强哥这是平时多烧香,方便以后有事拜菩萨嘛。

经侦支队长说完,就到法制支队长欧大福发言。可能是多少给我这个“嫁出去的姑娘”一点面子的缘故,欧大福说得很隐晦,意思是说管辖权不管邛山有没有,州局肯定是有的,只要州局指定县级管辖就是了,但是指定哪里管辖,由哪几个县组成专案组,这个得商榷。支队长还强调,案件办理的过程中,州局法治支队必须抽派专家参与,指导案件办理更加法治化、规范化。

搞工作就是这样,只要“第一责任”有人扛了,在有利益可图的情况下,其他人是不介意分担第二、第三责任的,要是邛山这个经济案真能办成,对于每一个参战民警特别是领导都是很有用的政绩,谁不想分一杯羹?

情指中心是一个专司信息研判和指挥调度的部门,平时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责任也很重,他们最害怕的追责问责。当天来开会的是中心政委吴崇阳,他说他不管这个案件怎么办、结果如何,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全州公安都要发动起来,搞好上路拦截,千万不能把这些人放到云阳去,到时候省厅问责起来,谁也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