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钱之后,赵小川第一时间给南粤那个野律师转了2万元,这是他给对方的感谢费,要不是有他支招,赵小川别说7万,哪怕是7分钱都不敢想的。
收到钱后,野律师给赵小川来了电话,话里话外都是“果然如此”的意思,他表现得很有自信,也很沉稳,这个“息访协议”就是他要求赵小川这样签的,而且他还告诉赵小川,好事在后头,需要锲而不舍地战斗。
按照他的安排,一个月后,赵小川又到供销社闹了,主任怒骂他不要脸,派人把他丢出来好几回,但是就是架不住,赵小川确实不要脸。
丢出来就丢出来,大不了自己爬回去,丢一回没事,丢两回也没事,丢十回就更没事了。
人只要放弃了尊严,这点面子算什么?
主任架不住赵小川的不要脸,先是把上回谈下来的3万元给了他,说是最后的钱;但是赵小川把这些钱挥霍完了之后,又来闹了好几回,供销社的班子又开了一个会,再给了5万元。
供销社班子也是下了狠心,说给了这15万之后,赵小川要是再来供销社闹,他们绝对会找几个小青皮,直接打到他生活不能自理,产生的医药费,供销社出得起。
赵小川听了这些恐吓后,心里也慌得要命,于是又给野律师转账1万元,再次咨询对方的意见。律师又支招说:“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接下来,赵小川不再去供销社闹,但是他会去县信访局、县政府、州信访局、省信访局,甚至是帝都他都去了两趟。
县里也是拿这个事情没有办法,各级领导为此召开的专题会起码有十次以上,但是每一次法律顾问都说,当初的离职确实没有签文件,有硬伤啊。
于是,大家都说,花点小钱买大平安。
因此,各个重大节点的时候,赵小川都会得到“救济金”,前前后后加起来,差不多有30几万。
甚至后来他自己都学成了专家,不再需要野律师支招,自己都能想各种办法收拾邛山县的一帮人。最过分的时候,每一次重大敏感节点,他都会买张票去帝都,然后指名道姓要求和他关系最好的村干部来接,非达目的就不肯回,搞得村干部们反过来跟赵小川套近乎,希望和他搞好关系,以便他下次点名自己去帝都接人。
2009年秋天的那一次,恰逢特别重要的日常,邛山县硬是派了包保干部、村干部、警察、医生、驾驶员等共7人,驾驶着一台金杯车,陪着赵小川一路从帝都慢悠悠地逛回来,想去哪就去哪,想在哪修整就在哪修整。
毕竟,非常时期,还不能马上就将他送回的。要是头天回到邛山,第二天赵小川他又去买票呢?
谁都说不准。
经此一战,赵小川在邛山彻底出名,所有觉得“有委屈”的人都不再去找党委政府,而是来找赵小川,请他出个主意,看看要怎么才能实现自己合法、不合法的诉求。
赵小川已经俨然成为了邛山在这一方面的“教父”,身边常随都有二三十人,早就摆脱了过去“落魄如狗”的模样,成为了“有头有脸”的人物。有人甚至开玩笑说,邛山信访局长工作搞得好不好,主要看他和赵小川的关系怎么样。
某种意义来说,赵小川已经成为邛山的恶势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