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对于这两口子的变化,我倒不诧异,只有深深叹口气,感慨人性之薄凉。
几十年同风共雨,大难临头各自飞啊。
和唐跃健的聊天,则愉快得多。
唐跃健不愧是一村豪杰,他对案件的事情只字不提,只是和我说了近几天他在监室的思考。
——论党的建设和家风家教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我擦,像不像一个论文?
不过,这个话题并不是什么新颖的话题,有一大堆的专家学者对此作了研究,并且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有大量实践。
但是,听听新观点也无妨是不是?
特别是来自一线的观点。
“我想了很多,觉得之前我有些地方,确实做得不够好。”唐跃健是一个有分寸的人,他等我进入听众模式后,才开始了自己的阐述。
“首先,是必须要坚持党对基层政权的绝对领导。”唐跃健说,以前的他,又是村支书,又是族长,双重身份导致工作两张皮:安排工作的时候是村支书,分配利益的时候又是族长。在这种状态之下,难免有失公允。所以说,干什么都要抓住“村委姓党”这个前提。
“我觉得,问题还要看远一点。”我对唐跃健说,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考虑,村支书兼任某一族的族长,确实有问题,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本身自己的修养不够,也是重要的因素。
“对这个,我是承认的。”唐跃健很坦然,说他自己党性修养不够,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过他又强调,对比周边的几个村支书,其实他已经很不错了,自身成为了致富能手不说,还带动了不少村民致富。
“每一个人都有私心,面对利益的时候,今天多占一点、明天多分一点,最后的结果,就是跟群众裂痕越来越大,心越来越远。”唐跃健跟我讲,群众寒心了,结局就是他们不再相信这个村支书、不再相信村委会。
唐跃健的思路很清晰,他给我分析说,群众不相信村委会了,那肯定就会自行其是,所以问题就出来了。
“有的人良善一辈子,不争不抢,结果是啥都没有捞到手。有的人唯利是图,坑蒙拐骗,最后倒是发家了。”唐跃健举例子说,就看唐老太家,正是因为钻到了钱眼子里,通过小卖部卖一些劣质商品,反倒在村里活得不错。
“这样的家庭,肯定家风就有问题。”唐跃健说,正是唐老太那种行事风格,才会酿造了张小菲的这一场悲剧。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正是因为这个老不修的一系列烂主意,才让几个家庭陷于绝境。”
说到这里,唐跃健恨恨的,他说唐老太两口子家破人亡不值得怜惜,只是可怜了他家的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早早就要面对人间悲剧。
“反思起来,这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唐跃健说,如果他这个村支书当时履职尽责一点,带领村民加强家德家风建设,绝对不会有作用的后果。
“我的今天咎由自取,只希望能给别人以警示。”唐跃健跟我说,这就是他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思考,他也不知道跟谁说,所以才提出了跟我见面,念叨念叨。
一个多小时后,我和唐跃健聊完天,赶回局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