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猫我们聊了不少,差不多一个多小时的样子。
棒棒糖都吃了好几根,看着残留的糖棒棒,夜猫一脸肉疼。
他说早晓得这样,就给我泡杯茶就算了,反正茶叶是粗茶,值不了几个钱,可以一杯泡到天亮。
得得得,我还是走吧。
我现在就跟一个吃屎的狗一样,走到哪里都被嫌弃。
接下来的几天,果然是异常地忙碌,我基本都是呆在庆丰宾馆,跟专案组没日没夜地讨论案件。
这个时候,整个宾馆已经被省厅包了下来,因为从各县市抽来的办案民警越来越多,大部分是其他地州的人。云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我都见到了好几个。
单单南东州刑侦支队缺席。
为此,我的电话几乎被打爆,除了支队长、副支队长之外,甚至褚刚烈都来了两回电话,他明确表示抗议,说南东公安不能在这件历史大事件中,被拒之门外。
后来,我不得不上班就关机,安安心心办案。
反正要找我的几个人,都在庆丰宾馆不是?
当然,也不能这样算,南东刑侦的一些力量,还是被派到了临近县,因为要异地办案异地关押,所以这些县市也做足了准备。
在专案组的这几天,我算是见识了专业的力量。省厅的眼光是相当毒辣的,抽来的基本上是全省最优秀的刑侦干警,每当案件会一开,这些人出口必中要害,展现了极高的水准。
我呢,就像一块干瘪的海绵,快乐地在知识的海洋里吸收能量,慢慢地滋润,慢慢地成长。
实战最能令人进步,这是我最深刻的感受。
我甚至在想,以后我们新警培养,能不能采用这样的“以战养兵”模式?但凡新警入队,先丢到一线实战两年,既洗礼了书卷气,又培养了实战能力。
不过,我想也是白想,因为我不是政工室主任。
这期间,还有一件事让我非常开心,那就是我们对检察院枪案的《网格发力激活群众力量——从邛山枪案看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总结文章,被公安内参采用,最后还得到了部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要求五局的同志带队来邛山再做一次总结提炼,供全国公安参考。
坦白说,材料是柳方“加工”过了的,文章虽然简洁,写得有理有据,但是被拔高到了“警务能力现代化”的程度,搞得我都有点不好意思。
这又不是放卫星那个年代。
山南省厅对此高度重视,专门派研究室来打前站。研究室的同志倒是客气,见我忙,他们就先不打搅我,不过特别强调的是,等我有空了一定要坐下来聊一聊。
“先找我们局长,他比我清楚得太多。”遇到这样露脸的机会,我当然不会傻傻抢在前面,就以任务实在重为由,让他们先采访陈恚。
花花轿子抬人,谁不会。
省厅的调研组就这样推脱过去了,不过更烦心的事情却怎么都推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