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筹建寰宇集团公司(2 / 2)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村口的土路上就传来了“突突突”的摩托车声。

林卫民特意起了个大早,把那辆川崎摩托车擦得锃亮,车把上系着的红绸带在晨风里猎猎作响。

“路上慢着点!”林解放站在村头叮嘱,“到了县城,别给瑶瑶丢人!”

何冬梅紧了紧头上的方巾,坐在儿子后边,张秀英搂着她的腰,两个人都穿了压箱底的的确良衬衫,脸上既紧张又期待。

“妈,婶婶,你们坐稳喽!”林卫民一拧油门,摩托车在晨曦中驶出村子。

路两旁的油菜地里花开的正艳,勤劳的小蜜蜂正忙着采蜜。

何冬梅和张秀英两人紧紧抓着车架,身子随着颠簸的路面左右摇晃。

“瑶瑶在县城买的宅子,听说带院子哩!”何冬梅在风声中扯着嗓子说。

“可不是嘛,铁锅说还是两层小楼!”张秀英应和着,眼睛亮晶晶的。

摩托车驶进县城时,早市的吆喝声正热闹,卖豆腐的梆子声、油条的香味混杂在一起,让两个几年没进城的妇人看花了眼。

八点整,摩托车停在了一栋崭新的红墙小院前,黄铜漆铁门上贴着福字,院里传来孩子的嬉笑声。

“来啦来啦!”孙玉珍系着条碎花围裙从厨房小跑出来,手上还沾着面粉,“是两位弟妹吧!快请进!”

林小凤端着个搪瓷托盘从厨房里出来,上面摆着水果和茶水:“这一路颠坏了吧?快尝尝这瓜,今早刚从集市上买的,沙瓤的!”

“舅姥姥好!”一个穿着海魂衫的小身影像阵风似的从屋里冲出来。

铁蛋头顶翘着一撮小呆毛,圆嘟嘟的脸上洋溢着快乐,他先是规规矩矩地叫人,接着就忍不住围着两个舅姥姥转起圈来。

“哎哟,两个月没见,我的铁蛋都长这么大了!”何冬梅放下包袱,想抱他起来,小家伙却泥鳅似的溜走了,抱着妈妈的腿不放手。

苏瑶一把将儿子捞起来,在他红扑扑的小脸上亲了一口:“铁蛋,别闹腾,让舅姥姥们歇会儿。”转身对何冬梅说:“舅妈,一楼的卧室收拾好了,被褥昨天刚晒过,还透着太阳味儿呢!”

张秀英笑呵呵道:“哎!瑶瑶,舅妈谢谢你,给我们找份这么好的差事,让咱们也当上了城里的工人,村里不晓得有多少人羡慕呢!那我们先去把行李放好啊,待会再聊。”

“自家人说什么客气话。”林小凤笑着把葡萄递过来:“铁牛他们搬去宿舍住了,这屋子刚好空出来给你们住。”

看到她们收拾好行李出来,铁蛋趁机从妈妈怀里溜下来,拽着何冬梅的衣角往屋里拉:“舅姥姥来看!铁蛋有会跑的青蛙!可好玩了!”

“好,我们去看好玩的青蛙。”

中午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菜,鸡鸭鱼肉都有,饭菜的香味直往鼻孔里钻,好香啊!看着满桌的菜,何冬梅和张秀英两人惊得嘴巴都合不拢:“瑶瑶,小凤,这也太丰盛了吧?这不年不节的,整这么多菜,多浪费呀!”看着这么多菜,何冬梅都不好意思下筷子。

“是啊!小凤,端几盘放厨房咱们晚上吃吧?”张秀英附和道。”

“大舅妈,二舅妈,我们平时也是做这么多菜的,你们赶紧趁热吃,都是自家人,别客气。”话音未落,苏瑶又帮她们打了鸡汤。

听到苏瑶的话,何冬梅和张秀英两人瞪大了眼睛,啥?平时都是这样吃的?我的老天!这一个月得吃掉多少钱呐!

吃过午饭后,苏瑶带着两人往酿酒坊去,这酿酒坊已经改成了临时仓库,门楣上挂着“福缘酒坊”的木牌。

推开院门,三十多口半人高的酒缸整齐排列,浓郁的酒香扑面而来。

“舅妈,这是新添置的灌酒机,”苏瑶熟练地演示着,“先把酒瓶卡在这个位置,脚轻轻一踩...”透明的液体顺着玻璃管汩汩流入瓶中,“七分满就好。”

铁蛋头一次来这个院子,看什么都觉得稀奇,小嘴巴不时的发出惊呼声:“哇!妈妈,这个桶桶好大呀!能装下好多好多水!”

“铁蛋,那是装酒的,宝贝,到妈妈这里来。”

小团子屁颠屁颠地跑到苏瑶身边,待不到一会儿又跑开了。

铁蛋看着操作台上摆放着几个圆圆的小盖子,踮着脚要伸手去够。

“小祖宗,这个可不能玩!”二舅妈连忙把他抱开。

“铁蛋乖,”苏瑶往儿子手里塞了颗牛奶糖,“去帮妈妈数数有多少缸酒好不好?”

小家伙立刻来了精神,扒着酒缸一五一十地数起来:“一、二、三...妈妈,有三十二个大酒缸!”

“哎呦!咱们铁蛋真厉害!都能数到三十以上的数了!”张秀英竖起大拇指夸赞道。

何冬梅附和道:“铁蛋棒棒哒!”

小家伙得到长辈们的夸奖,咧开小嘴,乐得笑哈哈,掰着小胖手数得更起劲了。

苏瑶操作了一遍灌酒和封口,把两种标签该贴哪个位置,全部教了一遍,两个舅妈学得格外认真,不一会儿就能熟练操作了,大舅妈负责灌装,二舅妈负责压盖,标签等酒灌完后,在一起贴,经过一个小时的磨合,两人配合得越来越默契。

夕阳西下时,仓库里已经整整齐齐码放了十几箱白酒。

铁蛋趴在箱子上,小鼻子使劲嗅着:“妈妈,酒好香呀!铁蛋好想喝一口!”

“小不点一个还要喝酒,这是大人才能喝的,小宝宝可不能喝哟!”苏瑶笑着擦擦儿子鼻尖的汗珠,“走吧!咱们回家了,姥姥在家里等我们回去呢!”

何冬梅直起腰,抹了把汗:“明天咱们早点开工,这活儿干着真带劲!”

苏瑶笑着道:“舅妈,倒是不用这么赶,早上八点干到下午六点就行了,订单赶得及。”

晚风送来远处广播站的歌声,酒坊里飘散着新酒的醇香。

小院仓库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经过八天的赶工,八百瓶“玉液和玉泉酒”终于全部灌装、贴标完毕,整齐地码放在院中木箱里。

苏瑶在空间里灌好了一千瓶仙玉露,昨天刚贴完七百瓶的标签。

她穿着一身利落的长袖衬衫和长裤,头发简单地绑了个马尾垂在脑后。

此时正亲自监督最后的打包工作,她拿起一个即将发往岛国的酒瓶,指尖在玻璃瓶身上轻轻摩挲。

“苏老板,发往岛国的一千瓶酒,五百瓶仙玉露,全部按照您的要求,用了加厚防潮木箱。”负责打包的工头老李过来汇报。